天主是仁慈的为何允许苦难存在?(二)
2015-02-13 13:43:21 作者:周小雄 来源:《信德报》2015年2月5日,6期(总第616期)
苦难让生命懂得悲悯
苦难让我们认识生命,绝不仅仅存在欢乐与丰收,更多的是挫折与苦难,在这其中,人产生了焦虑、担忧、同情、哀伤等许多感情,但它也让我们产生一种对人间苦难、受难人感同身受的情感,一种更博大的情怀——悲悯。有人说《圣经》是悲悯的经典。上主说:“要有光”于是世上便有了光。而悲悯,是人之于为人的光,使用温柔的慈悲点亮的光,它是贯穿着生命的感动。
人世间因为有了悲悯,才有了爱心捐献、人道援助、慈善公益等活动,悲悯诠释了“人”字的结构是相互支撑的。正是一颗悲悯之心,才有了把一生奉献照顾重度身心残障儿童的白永恩神父大境界大感悟:“这些孩子无能力犯罪,比我们更容易进天国。他们是上主派来的天使,我们应该好好服务,让他们哭着进来,笑着离去。”也正是一颗悲悯之心,德兰修女也说:“一颗悲悯的心,很容易看到基督,在饥饿的人中,在赤身裸体的人中,在无家可归的人中,在寂寞的人中,在被遗弃的人中,在没有人爱的人中,在麻风病人中,在酗酒的人中,在躺在街上的乞丐中,我们必须不停地去爱,去给予,直到成伤。”
面对苦难,贝蒂·史密斯在《布鲁克林有棵树》一书中,向我们描述了两种人,一种人从苦难的背景下走出来,从此更富同情心,一种人从苦难的背景下走出来,以自己的背景为耻,不敢面对,只好找比自己背景更凄惨的人去嘲笑。但愿我们每个人都是前者。
苦难把生命引向永生
人生在世,免不了要遭受苦难。天有不测风云,不测风云乃天然本性;人有旦夕祸福,旦夕祸福是无所不包的人生课题中的应有之义,任何人不可心存侥幸,把自己看做例外。所谓苦难,既包括个不能抗拒的天灾人祸,也包括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重大挫折。也许有些人在这两个方面都很幸运,未尝吃大苦,却也无法避免那个一切人迟早都要承受的苦难——死亡。
约翰·多恩在《丧钟为谁而鸣》,向我们描述了1623年发生在英国瘟疫的情境和感受。
“人的境况真是多变而悲哀!刚刚我还身强力壮,顷刻间就病痛缠身。变幻之突然,令人不堪承受;形势每况愈下,无由推诿,也无可名状。……人们渴望健康,煞费苦心于食物、饮料、空气、运动;为保持健康,我们不懈努力。然而,一个突发事件令一切前功尽弃;我们惨淡经营,殚精竭虑,终归疏而有漏。疾病不期而至。一个失控的局面一瞬间征服我们,占有我们,控制我们,摧毁我们,令我们倍感沮丧。”
在我国“非典”和“5.12大地震”中,许多人同样经历了类似的情境。由此理解约翰·多恩对生命的沉思和慨叹:“没有人能自全,没有人是孤岛,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减少,作为人类的一员,我与生灵共老。丧钟在为谁敲,我本茫然不晓。”苦难让我们同世界上每个人联系在一起,看到善待人类就是善待生命,善待生命就是善待自己,从而在审视和检讨人性的缺失中,重新唤起对生命的珍惜、尊重和敬畏。以此摈弃人性的丑陋和无知,唤起对人性的良知和人生终极的关切。
蒂里希认为,宗教是人的终极关切。有限存在物是被非存在包围着的,它随时可能陷于虚无,即随时都处于非存在的威胁之下。所以说终极关怀是对生命意义、对人的自我认识,对完成神赋予我们的使命的关怀。离开宗教信仰来谈生命的意义,很容易让人陷入虚无。而宗教信仰正是源于人类对生命的意义、对人的存在及其终极问题感到困惑而积极地追寻。
作为基督徒应透过耶稣基督十字架的苦难,看到他道成肉身的生命曙光,领悟我们战胜死亡的唯一途径,就是跟随基督,活出基督,见证基督。活着善度现世的生命,死后获享永恒的生命。(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