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之后,他就立即起身再次前往教堂看个究竟。老人家问附近有没有饭馆,看来他是想要出去吃饭,却被宋修女挽留了。对来到教堂的教友照顾,才彰显出来度奉献生活者的意义。
既然今年适逢教友年,大家不觉会问:「究竟我们还需要多做一些甚麽善工,以配合教区教友年专责小组所推行的牧民计划?」多年前,我的一位美国朋友,也是天主教学者,告诉我:初期教会团体应是后代教会团体的典范。
作为门徒,我们究竟是什么心情?万分焦急?万分迫切?毫不动情?毫不关心?我们不禁要问:那些不肯积极投身福传的牧人都在忙着干什么?弥撒结束后都做了哪些具体的爱德工作?采取了哪些得力措施以推动福传?
最后利奥捱不住了,就问:我奉上主的名恳求你,请告诉我完全的喜乐究竟在哪儿?于是,方济各开始列举他所能想像到的最屈辱、最自贬的事物,每次都加上一句:利奥弟兄啊!你把这个写下来,完全的喜乐就在其中。
他——一个亚西西的小穷人,究竟凭什么吸引了古今中外各个阶层的人,使大家对他崇拜不已?请看下面这些事实。
主,请告诉我,告诉我究竟错哪里了?我哀求着闭上眼,重新走进生命的长河,那最初的一幕便又出现在眼前:主,我愿做你的工具,只要你愿意,求你使用我!这声音不断地在回荡。是啊!
每一件令人揪心的灾难痛苦都有其复杂性、时效性,我们究竟从内心深处关注过没有?难道别人的忧愁疾苦病痛与我们没有一点关系?我们只求自己的平安喜乐?合乎耶稣的圣训吗?
神父的过早离去的确让我们扼腕叹息、悲伤哀痛,但我们更应该冷静剖析,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一切?我们教友难道说没有责任吗?
于是,我决定前去看个究竟。步入繁华的家装市场中心,一处装修美观的二层建筑出现在我的眼前。
他所说的狱中,究竟指什么狱?是地狱还是炼狱?首先,我们当知道,早期的犹太人都觉得人死后,均将进入一个黑暗的地方,即所谓阴府或冥府,在那里没有光、更无任何欢乐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