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在本文中给大家讲一个在明国初年,在东西方文化交流史上,两位文化伟人相遇的故事;也许历史已经遗忘了它,让我们重拾这个美丽的故事。
意大利籍利玛窦神父(1552年-1610年),是有史以来中国和西方之间最杰出的文化交流的使者,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开拓者之一。2010年5月11日是他逝世400周年纪念日。
若望·保禄二世接见韩德力神父张:改革开放以来,韩神父一直穿梭于欧洲和海峡两岸,为中西文化交流,为中国社会,为中国教会做了大量的工作,作为一名梵二之后的现代传教士,您是如何有了中国圣召?
当今世界称赞利玛窦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先锋。当今教宗盛赞利玛窦是中国福传的典范。
为更好地评价这一历史事件,作者设计了一个虚拟的历史诉讼法庭,以光若翰为被告人,以不同时期的中西学者、教会人士对光若翰的指控与辩护分别组成控方阵营和辩方阵营,努力在造成这一历史诉讼迷局的原因和结果之间勾画一个清晰的逻辑链条
此外,《利玛窦中国札记》中有关中西音乐的比较部分,也有提及管风琴一事:中国的乐器很普遍,种类很多,但他们不知道使用管风琴与羽翼琴,中国人没有键盘式的乐器……虽然事实上他们自称在和谐的演奏音乐领域中首屈一指
作为国家宗教局局长、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会长,您曾评价“这次论坛的背后不仅有深厚的佛教文化积淀,更有通览全球的世界性视野和融会东西方文明的广阔胸怀”。为什么这么说呢?
anciennemissiondeChine(1552-1773),Shanghai,Imprimeriedelamissioncatholique,1932,325.)14.关于这个主题,请参见钟鸣旦,《关于中西礼仪之争的中国讨论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中外文化交流的增加,基督教在中国被接纳的程度有了很大提高,中国基督教徒的人数增加了不少;在政治与法律层面,基督教属于官方认可的五大宗教之一,基督教三自教会也是官方支持的教会
2010年,中意文化交流年,叶先生应意大利政府邀请,带着自己的作品,在利玛窦的家乡城市马切拉塔、圣城佩鲁贾、首都罗马举办个人画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