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保持终身学习与开放的心。五是活出团体的共融精神。无论教区安排何种工作,身处任何堂区,都要活出教会的共融。六是照顾好自己的身心灵。七是常怀希望与喜乐。愿耶稣基督恩宠的喜乐,常与你们同在!
这草草的四个字,让你看了有种回家的感觉。走进院落,一座古朴而典雅的天主教堂赫然而立,教堂是哥特式的建筑,虽不是富丽堂皇,但也显得很有气派。高高耸起的钟楼,细细的窗棂,说不出的庄严与神圣。
当晚,众人首先回顾了耶稣平息风浪的事迹(谷四35-41),然后聆听教宗带领的默想。在静默祈祷后,信众朝拜圣体,领受圣体降福。在此机会上,教宗降福罗马城与全世界;参与信友有机会领受全大赦。
礼仪年由将临期第一主日开始,分为将临期、圣诞期、四旬期、复活期、常年期,并以常年期第三十四周作为结束。在此不同的时期中,除主日的庆祝外,又插入不同的庆节与纪念日。由此种种而形成教会的所谓“礼仪日历”。
村中有一妇女,人皆以王四太太称之,有一天,她走到一个奉教村中,见了当年在河间附近传教的贺乐耽司铎,便向他求借一匹小驴,为能耕田种地。且说,若蒙司铎应允,我们十来户人家都一起奉教。
(创四9a)。上主在每个世代都会重复问这个问题。不幸的是,在每个世代,加音那悲剧性的回答也不停地重复:我不知道,难道我是看守我弟弟的人吗?(创四9b)。
兰山区是教区中教友人数最多的传教区域,光大大小小的圣堂就有四十座之多,教友人数日渐增多。为此,在建堂和传教工作方面涌现了一个个模范带头人物,是他们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保拉狄著的(沙漠教父的历史)记述了不少这些古代独修士令人惊叹的奇事,他也说,其中有一些事,可能读者不相信是真的;例如亚历山大里亚的马加利,整个四旬期就日以继夜地站着度过,而且只靠吃包心菜维生。
「分享方能成长」是初期教会团体的要点(参阅:宗四32)。天主并不希望大地的资源只能惠及少数人。「我们必须学会分享,好能一同成长,不让任何人被排除在外。全球疫情提醒我们,人人同在一条船上。
凭借这个身体,基督超越众人,贯通众人,并在众人之内;众人皆按基督赐恩的尺度,领受不同的召叫,成为宗徒、先知、传福音者、司祭、教师等,以不同的身份建树基督的身体(弗四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