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教宗方济各 第 110 届世界移民及难民日文告
2024-09-18

(《综合报告》,引言)把重点放在教会共议的层面,能使教会──天主子民──重新发现自己在历史上流徙的本质,即我们所说的:往天国「迁移」(参阅:《教会》教义宪章,49)。

圣座将临期第三场默想:天主的伟大在于柔弱,向相遇开放
2024-12-23

他解释说,这比喻邀请我们停止所有的人判断。这些判断倾向于提前,也就是在上主的公审判之前作出。

2024年教宗方济各圣诞节文告
2024-12-27

耶稣是降生成人的天主的永恒圣言,祂是一扇敞开的大门,邀请我们越过这扇大门,重新发现我们存在的意义和每个生命的神圣,恢复人类大家庭的创始价值。耶稣在门口正等待着我们。

教宗良十四世周三公开接见教理讲授
2025-10-10

复活主从无需重申或彰显自己的超越。祂向自己的朋友们——门徒们显现,方式极为谦和低调,从不强迫他们加快接受的脚步。祂唯一的渴望,是回到与门徒们共融,帮助他们克服负罪感。

台湾地区主教团牧函:庆祝献身生活年
2014-12-05

调整关怀对象献身生活的团体一向优先关心穷人:各种社会边缘的人,包括没有钱的人、精神失调的人、被遗弃的人、受刑人、生病又无人照顾的人、文盲的人、独居老人等等。在台湾也不例外!

善度圣周
2013-03-28

我们可以取消不必要的日程安排,认识到哪些事应该优先,并记住,做出必要的牺牲是得到天主应许的第一步。三日庆典:这三日改变了世界从圣周四最后的晚餐弥撒直到复活主日的傍晚,这些礼仪被称作三日庆典。

罗马:“中国化和中国基督教会”研讨会在意举办
2017-06-07

当然,他认为,在中梵和中国地上地下教会的关系中,也需要没有利益关系的第三方(如香港教会或圣艾智德团体等)的协调,从而确立行动之优先次序。他指出,分裂的团体没有见证,中国教会需要修和!

教宗方济各宗座牧函 :《古老的职务》手谕
2021-05-15

事实上,教理讲授员受召要在信仰传递的牧灵服务中优先发挥其专长,并实践于不同阶段:从以“初传”(Kérygme)开始的传递,到在基督内获得新生活意识的教导,尤其是准备基督徒的入门圣事,甚至是将持续培育延伸至让每一位受洗者总是准备好

缅怀东北最后一位高龄神长段国兴神父(一)
2025-07-11

在开堂、建堂,举行礼仪圣事,服务教友们的同时,培养神职接班人成为中国天主教会的优先选项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中后期,中国天主教12所大修院在全国各地陆续开学。

礼仪本地化---浅谈教会礼仪本地化必要性和方法
2015-05-19

这说明中国文化是以礼仪为中心的文化(儒家文化为主流的文化特征).很早时候,中国就建立了各种与神明,生者和死者有关的礼仪.礼仪的影响遍及国人生活的各个层面.从学习和认识事物的角度来讲,人们的基本模式是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