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不可见的奥迹的众多可见标记之中,其一是祭台;它象征基督活石,为人所摈弃,却成为角石;藉着它,我们才得以心神以真理向生活的天主呈献属神的敬礼(参阅伯前2:4;弗2:20)。
在我近期关于人类发展的通谕《在真理中实践爱德》里,我列出一些当今世界面临存亡的一些重大且急迫的挑战:地球资源的使用、对生态的尊重、资源的公平分配以及财经机制的控管、人类大家庭中与贫穷国家的互助、对抗全球饥荒
教会是一个生活的共融,一个爱的共融,一个真理的共融。2共融的概念表达了天主子民自身的团结以及他们同基督并通过基督与天主的共融。她具有纵向及横向两个方面。纵向是同天主的共融,横向是同整个人类的共融。
圣经中,耶稣用很多图像来描述自己,祂说过:“我是世界的光”(若8:12);“我是道路、真理、生命”(若14:6);“我就是复活、就是生命”(若11:25);“我是真葡萄树”(若15:1);“我是善牧”、
那个曾与哥哥雅各伯一起,与其他宗徒争权利的若望,最后成为爱的宗徒,领悟并传扬了“天主是爱”的真理。
.↑[12]参见教宗本笃十六世2009年《在真理中的爱德》通谕36号。
他们应被视为烛照世人的真理之光。(《论牧者》46.5)。按着同样的模式,奥斯定谈到那与荣誉相连的羊毛:它能让所有人想到我们能外在地让我们受尊敬,寻求人的赞美、威望、名誉、财富。
自从有了小德兰,人们就明白一个朴素的真理,原来人人皆可以成为圣人。圣人不一定是大人物,要作大贡献,成大事业。圣人就是爱主,主也爱他的人,就这么简单,你做的一切,世人可以不知道,只要主知道就行。
耶稣圣心与这段经文的光照这段先知话语在耶稣身上得以完全实现,祂就是那位「善牧」,祂圣心的火焰燃烧着对我们灵魂的爱:圣心是寻找亡羊的牧心;圣心是医治创伤的慈心;圣心是安置羊栈的庇护心;圣心是按正义牧放的真理之心
让我们重温在梵二大公会议揭幕时,教宗圣若望廿三世所提出的指导思想,当时他所说动人的话:「如今,基督的新娘渴望用慈悲的良药,而不是严惩的武器……公教会既在今次大公会议高举大公真理的火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