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面对陌生的环境及语言压力,我们真有点无所适从。比如,每天会院的英文弥撒对我们就是一个大挑战。读经和讲道根本听不懂,每天参与弥撒就像看个稀罕,完全没参与感觉。
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教宗真福若望保禄二世,就在《真理的光辉》通谕中喊出了:天主教的道理在今日环境中,濒临歪曲或否认的危机……。
5、中国政治、文化和传统对教会的挑战在无神论的社会主义中国,面对古老的中华文化传统和今日的政治环境,中国教会和青年神父们还必须带领教众学习适应、生存、发展。
未来如此发展下去,我们对于环境、对于生灵,也就不会怜惜。做人连最基本的道德感和义务感都没有了,一切都以物利来衡量,就必然迫使或诱惑大家去干坏事。功利心还会牵引我们做好事,格调不高的好事。
不同的天代表不同的境界,其生存方式、生命形态、周遭环境都不尽相同。佛经以"须弥山"为例,认为不同级别的天人依须弥山而居,越往上寿命越长,境界越高,欲望越寡。
刚来到北京生活,想的是熟悉环境,结交同行,准备秋季的课程。没有急事可做,顺便去听听吧,因为大会的主题挺有点哲学的缥缈味道。躲在后排,认真地听,但没听懂多少。
梵蒂冈二届大公会议,特别强调尊重本土文化,在各式环境中,运用不同文化,同万民宣讲福音,使人容易接受,并在举行礼仪及信友各团体生活内,善加发挥福音的意义。(如a:近年来普世华人教会,以中文举行弥撒。
同时,我们有计划地开展各种活动,如:歌咏比赛、联欢会、辩论比赛、书法评比、计算机比赛等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积极培养修生的学习兴趣和自立、自强、奋发向上的学习风貌,使之在今后的工作中适应各种环境。
为了让教友们有一个参与礼仪的好环境,金神父不辞辛苦,无怨无悔,甘作奉献。
请时刻提醒自己:曾经宣发的神圣誓言和婚姻盟约,「无论环境顺逆,疾病健康,我将永远爱慕尊重你,终生不渝」。有鉴于此,不妨静心想一想,活了几十年,到底有多少个真正靠得住的朋友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