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玛利亚,耶稣之母,助佑我们明白并且每天都能活出过手足之情的生活,因为这是从她的圣子心中所涌出的,因而将和平带给我们世上所爱的每一个人。
普世天主之母像(罗马耶稣小姊妹会总部收藏)走近天主借着绘画,王怀爱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走近了天主。说到这方面的感受王怀爱很激动,他说这样的故事实在太多!
他深深意识到他必须去那儿,让基督的临在具体化,并为祂的仁慈救恩作见证:「主啊,请赐给我本堂的悔改;在我的一生中,?要我受什么苦我都愿意!」他就以这个祈祷开始了他的使命7。
于是他首先检讨自己的态度生硬,说:“不,不!仁慈的死神!你可别介意我刚才说过的那些话。我是吓糊涂了,信口雌黄。我可以给你一斗金子,或者是一群奴仆的灵魂,请您高抬贵手,放了我吧。死神啊!我还没有活够。
前者显示出,很多人通过自己生活的见证,为团体的成长和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而后者却应该在每个人内激发其真诚而持久皈依的行为,目的是要经验天父的仁慈,他来与所有的人相遇。
(咏80:2-4)更甚的,以色列人从牧羊人的角度延伸到不仅是保护者,而且是审判者的层面上,而对这一延伸可参见:“天主,求你按照你的仁慈怜悯我,依你丰厚的慈爱,消灭我的罪恶。
感恩经第一式,亦即罗马正典(CanonRomanus)219.感恩经第一式内的“至仁慈的圣父……”(Teigitur):只由主祭一人伸开双手诵念。220.
因此,在今天人们强调天主的仁慈远胜于公义的时代,他却牢牢抓住悔改这一主题,强调犯罪就是与天主打仗,不与天主修和万难救得灵魂,从而使听道者谦卑痛悔,改过归主。
他在报告中指出,要本着真理,以仁慈对待处境困难的家庭,支持贫穷家庭并维护从受孕到自然死亡的生命。作为基督信徒,我们要坚持圣经是绝对真理的原则,我们坚持圣教会一脉相传的教导。
(参阅:路2:41-50)除天主之母玛利亚之外,没有其他圣人如同她的净配若瑟一般,在教会训导里更频密地被提及。为了更突出若瑟在救恩史上的核心角色,我的前任们深化了在福音中描述他的寥寥片段所传递的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