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一些宗教小说、宗教文学,无论是在西方还是东方都不罕见,这让我很向往、也很尊重他们的表达。
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很高,而在我国,明清时代才出现资本主义城市的萌芽(如松江、宁波、泉州),19世纪后半叶中国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时代才出现近代的城市。
然而事实上从我在大学时期因为研究存在主义而对西方人文意识的基础——基督文化有所认识,尼采使我感到有必要了解他批判的到底是什么,雅斯贝尔斯使我体会到一个作家在基督宗教的遗产中可以有多么自由
比较古今中外,我们是否应该吸收西方经受了现代化洗礼而依然得以保持道德水平的信仰体系呢?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形成了一篇关于张力观念的文章。麦克林教授跟我反复讨论,诘问我为什么要强调张力呢?
他们有关伦理道德和宗教信仰的作品,连同法律都显示了以色列民族的智慧,成为日后西方文明的基础。
一般外籍传教士,往往以披露我国的缺点、贫穷,来争取外国教友的同情与慨赠;而雷神父则是以中国的优良传统,文化的深厚,作为报告的资料,他对质疑他的人说:隐恶扬善,是任何君子应该做的事,又何况一个有爱的人呢?
同时法国(传教士)以饶家驹(神父)为首的国际救济会组成了南市难民区,救助了33万中国难民,从1937年11月9日一直延续到1940年6月30号,30多万难民得以保全生命,避免了被日军屠杀的厄运。
我们作为传教士应学会适应任何环境,随时准备好,到任何地方去为主工作。在城里,我们应学会怎样和知识分子相处,用文化传教;在乡下山村,我们也应学会和普通老百姓相处,用他们能听懂的话语,宣讲天国的奥秘。
非洲教会从传教士,即从使徒工作者,获得了福音,它也要把希望的福音带到那些不认识基督或不再认识基督的人群中。最后,教宗降福非洲人民并为非洲祈祷,使它能在正义、和平与天主王国的喜乐中生活。
「萨泰里阿」现象并非现在产生的,它来自占领时期,当黑人奴隶到古巴时接触了基督宗教,而将他们的「神祇」等同传教士们进行福传活动时提到的上主,圣母与圣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