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全国各地天主教友积极救助难民
2015-09-11 10:14:30 作者:文字整理 马达陡 来源:《信德报》2015年9月10日,34期(总第644期)
徐家汇在上海、乃至全国的天主教历史上都有重要的地位。上海天主教的文化出版、科学教育等事业在此创立和发展,徐家汇成为上海天主教的中心。1924年,中国天主教“第一次全国主教会议”曾在此举行。抗日战争初期,徐汇大堂、徐汇中学等办了难民所,收容难民数以万计。(《上海宗教志》)
1938年1月,国际红十字会成立,该会于新闸路等处设有143处收容所。在该会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人道主义战士——法国天主教神父饶家驹。他是华洋义赈会会长、上海国际救济会主任,兼上海国际红十字会副主席。早在一·二八时,饶家驹神父因救济闸北难民,被日本击伤,锯掉了右臂,后人们称他为“独臂神父”。八·一三事变后,他积极倡导建立南市难民区,前后收容了30万的难民。人们也称道他是“辛德勒”式的人物,是“难民之父”。
1937年8月5日,天主教中华全国公教进行会总会长陆伯鸿教友,鉴于华北发生战事(抗日战争),遂与上海各慈善团体联合会及中国红十字会筹办收容所,得到当时的法租界内大医院及大学(广慈医院和震旦大学,今上海瑞金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医学院)当局同意,作为将来收容及疗养处,并拟组织救护队,派赴前方工作。当时,陆伯鸿教友大力呼吁天主教教友们一起慷慨捐助,购置急救用的外科医疗器械与药品。同时,因为当时中国天主教会人士的大力宣传抗日与救助难民,此爱国义举也得到了当时教宗比约十一世的积极响应,他特别向中国捐款,以襄助当时上海的难民救护等慈善事业,同时也向当时的北京捐资,办理慈善事业。(部分摘自《申报》)
1938年5月19日,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入徐州城池,徐州人民从此开始了7年之久的奴役生活。日本侵略者大肆杀戮、奸淫掳掠,制造了一桩桩令人发指的屠杀惨案。侵略者实施殖民统治,把古城徐州作为其伪淮海省的省会;霸占工厂矿山,掠夺资源;大搞文化侵略,实行奴化教育,给徐州人民造成了罄竹难书的灾难。徐州西关天主堂、青年路天主堂等,在国家危难、同胞受苦之际,打开堂门,让众多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的徐州百姓和其他地区逃难来的人们,在教堂避难。教友们和神父们为难民提供多种帮助,大家相互安慰鼓励,共度难关。
龚成德主教,1889年10月25日生于爱尔兰西部戈尔韦郡的巴利纳斯洛(Ballinasloe),圣名巴特利爵,1906年初入方济会,1912年末来华。1937年中国抗战爆发以后,龚成德主教在湖北省随州等地设立难民收容所,积极救济难民,表达他和当地的天主教会,对中国的抗战全力支持。为了帮助在抗战中受难家庭的孩子们读书学习,他又在1946年初,建立天主教光华小学,后又设立公所,带领当地教友群众,善度信仰生活,重建家园。
苏智良教授曾介绍并诠解承载了抗战时期的时代特色和历史意义的《慈善救助分布图》。上海可以说是二战当中难民最多的城市,同时也是难民救助最出色的城市,特别是犹太难民区和南市难民区。在犹太难民区及其他地方,上海救助了3万犹太难民,这是一段二战中的佳话。同时法国(传教士)以饶家驹(神父)为首的国际救济会组成了南市难民区,救助了33万中国难民,从1937年11月9日一直延续到1940年6月30号,30多万难民得以保全生命,避免了被日军屠杀的厄运。《慈善救助分布图》上分别标注出了今天位于南京西路的夏令配克难民收容所旧址,位于豫园九曲桥东北部的得意楼的红十字会办事处旧址、难民区产妇医院旧址,以及分散在小世界、杂粮公会大楼等处的一些难民区的重要遗址遗迹(共61处)。“但是,这样一件事情,我们过去无论市民、知识人还是领导,知道的不多,我介绍饶家驹神父事迹时很多人不知道。”苏教授感叹道。饶家驹首创的保护平民安全区模式,直接促成了战后《日内瓦条约》修订,加入了战时平民保护相关条款,其影响深远却知者寥寥,“其实,这是写入国际公约的第一个‘上海模式’。”所以这《上海抗战历史地图之慈善救助分布图》除了两次淞沪抗战中社会各界在上海建立的收容所外,重点突出的两个区域,就是法国神父饶家驹倡议建立的南市难民区,和上海犹太难民聚居区。(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
开封天主教会在抗日战争中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今年83岁的霍国祥老人,在这个地方已居住了三十多年。他说,以前经常听老一辈的人提起这段历史,天主教总修院挽救了不少老百姓的生命,免受日军的毒害。如今,在原来的正门位置,有一块“趴”在隐蔽角落的石碑,记录了那一段珍贵的历史。这块碑名为《天主教河南总修院捍卫兵灾记碑》,开篇即描述了当时的紧张局势:“自东海扬波,而中原势若怒沸,越大河以南,江口横斜,淮竞夺流矣。开封于戊寅五月,亦遂告失陷,端阳后三日也。当是时,伏暴藏虎乳,血食肤前人,或谓崩榛塞路或仿佛似之,屯民奔走来院者,其数何止千百,而妇孺尤多。”1938年,端午节刚刚过去不久,日军就占领了开封,百姓四散逃命。开封东郊一带的老百姓,则纷纷跑到总修院避难,而逃过浩劫。为了表示感谢之情,1938年9月,周围14个村的老百姓树立了这块碑。这14个村分别是小花园、扬驿铺、大花园、白塔、皮屯、前台、边村、冈郭屯、鲁屯、朱屯、文庄、樊庄、汪楼、沙岗寺等。碑文由陶钟翰撰写,他后来还纂修了《开封县志草略》。(河南历史文化读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