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学不能是自己创造的,教宗强调:真正的神学必然要从与复活的基督相会开始,因为没有任何神学体系不必沉浸在天主圣爱中而得以存在。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2月24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中表示,在基督徒的道路上真理不容妥协,但我们应该成为慈悲的义人。教宗也提醒我们警惕伪善和欺骗,切莫把信仰简化为判断可否的逻辑。
教廷的发言人隆巴迪神父在谈论到教宗的这次访问的时候说,信仰应该落实到行动上。更好的践行爱德并服务需要的人,更多更具体的工作也许要落实到每个堂区、堂区的每个教友村庄、和每个教友身上。
在此逾越奥迹真理的启迪下,教会知道,如果要促进完全的发展,那么,我们自己注视人类的眼光,应该相当于基督的眼光。事实上,响应人民物质和社会的需要,以及满足他们内心深处的渴望,二者不可能分开。
在此逾越奥迹真理的启迪下,教会知道,如果要促进完全的发展,那么,我们自己注视人类的「眼光」,应该相当于基督的眼光。事实上,响应人民物质和社会的需要,以及满足他们内心深处的渴望,二者不可能分开。
我们在若瑟瞻礼学习若瑟做天主所召叫的男人,做承担责任的丈夫,做传递信仰、将全家人带回天堂的父亲。首先,我们知道,若瑟就是一个普通的男人,我们要学习他做男人。
今天的第一篇读经中,依撒依亚先知用葡萄园的比喻告诉当时的犹太人和今天的我们,以色列就是天主的葡萄园(依5:1-7)。天主准备好了葡萄园的一切,播下了好的种子,期望有好的收获。
《荒野中的基督》1872年圣经记载了耶稣从诞生到死亡,再到复活,在其一生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他的神性?哪些地方体现了他的人性?试着说说我自己的一点感悟。也帮助我们对自己的日常生活作一反思和对照。
神父接受教宗的邀请後,2月23日在《罗马观察报》的访谈中,説明他为何选择耶稣受难作为这次避静默想的主题。四旬期的开端已经把我们引向圣周,我们庆祝基督奥迹的核心,即耶稣受难、死亡与复活。
殊知沉默是最高的轻蔑。但是凛若冰霜的态度,却并没有使妇人心头的活水冻结成冰。其二是“拒”。受到冷遇的客纳罕妇女没有畏“冷”而退缩,反而迎“寒”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