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2006年四旬期文告


2006-03-01 14:28:57

耶稣一见到群众,就对他们动了慈心(玛九36)

亲爱的弟兄姊妹!

    四旬期是一段享有特恩的时期,是一次内在的朝圣之旅,让我们走向「祂」——仁慈之泉源。在这趟朝圣旅途中,耶稣亲自陪同我们走过我们的「贫穷」荒漠,在走向复活节极度喜乐的路上,支持着我们。即使处在圣咏作者所说的「阴森的幽谷」(咏廿三4)中,诱惑者要让我们感到绝望,或对自己手中的工作不抱任何希望时,天主仍然守护、支持着我们。是的,即使在今天,上主仍听到众人渴望喜乐、和平及爱的呼求声。跟每一个时代的人一样,他们感到被遗弃。然而,即使是在儿童、成人和老人均无法幸免其害的不幸、孤单、暴力、饥饿等等的荒漠中,天主仍然不容许黑暗占上风。事实上,用我可敬的前任,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的话,「天主对邪恶给以限制」,天主所给的限制就是「慈悲之心」(参看《记忆与真相》)。我就是抱着这样的想法,选了福音中的这段话「耶稣一见到群众,就对他们动了慈心」(玛九36),做为今年四旬期文告的主题。

    在这个观点下,我愿先反省一个在今天常受争议的议题:「发展」的问题。即使现在,基督充满同情的「眼光」,仍然落在个人和民族上面。他留神看着他们,知道在神的「计划」中,也包括了召叫他们得救。耶稣知道有种种险境使祂的计划岌岌可危,祂也对群众动了慈心。祂决定保护他们免于各种不幸,即使牺牲自己的性命也在所不惜。耶稣的眼光放在个人和群众身上,祂把他们全部带到天父面前,并献上自己做为赎罪祭。

    在此逾越奥迹真理的启迪下,教会知道,如果要促进完全的发展,那么,我们自己注视人类的「眼光」,应该相当于基督的眼光。事实上,响应人民物质和社会的需要,以及满足他们内心深处的渴望,二者不可能分开。在今天这个快速变迁的世界,格外须强调此点,因为如今我们对穷人的责任更加明确而迫切。我可敬的前任,教宗保禄六世说得好,他说,低度开发是一种耻辱,是违反人性的暴行。教宗在《民族发展》通谕中,就是从这个意义来指责:「缺乏物质上的必需,以致使人们生活中的最低需求都无法得到满足;缺乏道德观念,以致使人们被自私所毁损」以及「由于滥用自己的所有、滥用权力,或是由于剥削劳工,或是不义的交易,而产生压迫性的社会结构」(同上21)。保禄六世建议,要消除这样的邪恶,不但要「提升对他人人性尊严的重视、转向安贫乐道的精神、为公众利益而合作、有追求和平的决心与渴望」,而且要「认识至高的价值观,并认识天主——他们的来处及终向」(同上)。教宗顺着这样的思路继续建议,他说最重要的是「信德——善心人所领受的天恩,以及在基督的爱中合一」(同上)。因此,基督对众人的「注视」,驱使我们肯定这「完全人性化」的真正内涵,按保禄六世的看法,完全人性化就是「全体人类和每一个人的充分发展」(同上42)。因此之故,教会对人类及民族发展的最主要贡献,不仅仅在于物质或科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宣扬基督的真理,因基督培育我们的良知,教导我们认识人与工作的真正尊严;也就是说,应推动一个能真正响应人类一切问题的文化。

    今天,世上有这么多人深受贫穷之害,在面对此一严重挑战时,冷漠和以自我为中心的孤立,恰好与基督的「注视」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教会为使我们善度四旬期,所提出的斋戒、施舍,加上祈祷,是很适当的做法,可让我们与基督的「注视」相似。圣人的榜样、教会传福音的长远历史,给了我们可贵的指示,让我们看到促进发展的最有效方式。即使在今天这个全球相互依赖的时代,我们还是看得很清楚,把自己奉献出来,向他人表达爱的行动,不是任何经济、社会或政治方案所能取代的。凡是按照福音教训行事的人,都实践了与降生成人的天主为友的信仰,同时像耶稣一样,承担起满足邻人精神和物质方面的需要的责任。他们把这承担视为无尽的奥秘,值得投入无限的关注。他们知道,不带领人认识天主,就是付出的不够;正如真福德蕾莎姆姆(Blessed Teresa of Calcutta)常常注意到的,最糟的贫穷就是不认识基督。因此我们必须帮助他们在基督慈悲的面容上找到天主。若无这样的看法,文明就缺乏坚实的基础。

    多亏许多顺从天主圣神的男女人士,使教会出现了各类以促进发展为意向的仁爱工作:医院、大学、职业训练学校、小型企业等等。这些开社会风气之先的行动,证明受到福音感召而发出的真正的人性关怀,远远超过其它形式的社会福利。这些仁爱工作指出,达到全球化之道,就是以人类真正福祉为重心,因此也是走向真正和平的道路。今天的教会像耶稣一样,对群众动了慈悲之心,认为她有责任要求政治领袖,以及拥有财经权力的人,能以尊重每一个人的尊严为基础,来促进发展。要测试他们的努力是否成功,有一个重要的指针,就是宗教自由,不只是有宣扬基督福音、敬拜基督的自由,也要有机会贡献己力,建造一个受爱德激发的世界。这些努力必须包括,在响应人类最深的关切,并为每个人的个人及社会责任提供道德动机时,应该承认,真正的宗教价值观扮演着极重要的角色。基督徒应该以这些为标准,来评估他们领袖的政治活动。

    我们不能忽视一个事实:历史上的错误,许多都是自称为耶稣门徒的人所犯的。在必须应付重大问题时,他们往往认为得先改善这世界,然后才能把心思放在下一个问题上。在面对急迫的需要时,他们受到的试探就是,改变外在的结构才是第一件必要措施。对有些人来说,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使基督信仰成为一种道德主义,「作为」取代了「信德」。因此我的前任——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很正确地观察到:「今天的诱惑是把基督教义贬低至仅仅为属人的智能,是一个有关人类福祉的虚假科学。在这个严重世俗化的世界里,已经出现『救恩的逐渐世俗化』,于是人们追求属人的好处,可是遭到切割的人类……。然而,我们知道耶稣降世,是为带来完整的救恩」(《救主使命》通谕11)。

    四旬期所要带给我们的,正是这完整的救恩,使我们看到基督会战胜压迫我们的一切邪恶。我们转向这位神圣的上主,我们归向他,透过和好圣事来体验他的仁慈,这样我们就会发现,他的「目光」正深深注视着我们,并给群众及我们每一个人新的生命。对那些不屈服于怀疑主义的人,它恢复了他们的信赖之心,让他们看到永恒的真福。在整个历史上,即使「恨」似乎占了上风,我们仍从不缺乏「天主之爱」的光明见证。我们把四旬期之旅托付在圣母玛利亚——这位「希望的活泉」(但丁《神曲》天堂篇,XXXIII,12)手中,让她带领我们走向她的爱子。我特别要将众多在贫穷中哭求帮助、支持和了解的人交托给她。我怀着这样的心情,诚挚地赐给各位特别的宗座降福。

二○○五年九月廿九日 发自梵蒂冈

本文标题:2006年四旬期文告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