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复活节,在圣周六晚上弥撒后他帮助教友们分发圣水,一边分一边想起胡神父在弥撒的讲道中说的:你们求吧!求就得。
就在祝圣教堂的头一天晚上,神父给我们开了圣体。教堂祝圣当天,开始大上台。侯进德主教戴着主教高冠,手拿权杖,神父都身穿老罗马式祭衣,头戴四角黑方帽。
晚上人们唸完经,等着神父来。可时间到了,不见神父来。有人说快回家哇,神父可能不来啦!我说神父是一个说一不二的人,答应下的事肯定忘不了。正议论着,神父推着一个烂自行车,领着两个修女,风尘仆仆地赶来了。
在病重期间的一天晚上,儿子念完经后从教堂里捡到一张圣像,他走到我的面前微笑着对我说:妈妈,这圣像后面有一句话我给你读一下,一粒麦子如果不落在地里死了仍然是一粒,如果死了会结出许多子粒来。
出殡前夕的晚上,我一直惦念着,榆次的唱经班、乐队、锣鼓队、神父、教友,还有家乡众多的父老乡亲、亲戚朋友,天寒地冻,葬礼怎么举行呢?
在此过程中,钱神父还利用晚上的时间,特别邀请了专门研究圣经学的吴神父为大家进行了一节别开生面的圣经课,吴神父还带上了道具,是当时法利塞司祭所穿戴的经袍和经冠,并把经冠、经冠穿戴在钱神父身上给大家展示当时司祭的是模样
接下来是讲课,最后全部参与晚上6:00的弥撒。让他们在弥撒中感受教会礼仪的神圣,体验浓厚的信仰氛围。这些都有助于他们对信仰的直观了解和认识。
我们培训的特点是:每日上午是理论课,下午是见证分享,晚上利用现代媒体举行丰富多彩、很有创意的灵修活动。
晚上睡觉时,在骄阳似火的炎炎夏季,老人却让神父睡在炽热的土炕头上,另一位教友则让神父睡土炕的另一边,而神父却坚持睡在最热的地方。
晚上大家聚会、学习和分享,每人把上午福传时遇到的困难和收获分享出来,困难共同解决,喜乐一起分享,之后是圣经学习。2006年时,我们堂区仅有12个堂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