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教会的“鞭杆子”


2011-11-18 11:16:24 作者:武帅 来源:《信德报》2011年11月10日(总第465期)

——记热心临终关怀、躬身殓葬亡者的王崇喜教友



    他几十年如一日,虔诚助临终、救炼灵,热心帮助安葬新亡者,包头市区的十大医院、五大公墓、殡仪馆、火葬场都留下了他的足迹;许多患病教友家中也经常可以看到他的身影。只要听说教友病危或谁家有人去世,无论寒冬酷暑,还是半夜三更,他都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他被教友们亲切地称为教会的“鞭杆子”。


除夕夜里殓亡者


    信仰虔诚的老教友王崇喜曾在内蒙古包头市东河、青山两堂区担任会长多年。边振方神父刚调入东河堂任本堂的头一年腊月三十夜里,老王去和神父过年。忽然听到韩胜利教友打来的电话,说她公公刚刚去世,请求神父做亡者弥撒。
    老王知道,韩胜利的丈夫龚实虽然是一个有三千工人的国营大厂的厂长,朋友和下属一定很多,但教外人有忌讳、怕沾上晦气,特别是人死在五更分二年的时候,帮忙的人肯定不多。老王立即赶往死者家中,果不出所料,新亡者躺在床上,只有韩胜利和丈夫在旁。老王安慰他们几句,和他们一起念了终后祷文,立刻动手给亡者穿寿衣,按教会的规矩摆好灵堂,并商量好如何处理后事。当他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已是新年的早晨了。他对孩子们解释说:“爸爸虽然没有在家和你们一起‘熬年’,但所做的事比在家团圆更有意义。”
    正月十三,韩胜利的母亲刘素珍也去世了。正赶上包头市区没有神父,王崇喜受托立即赶往六七十里以外的小巴拉盖村,请边神父为亡者做炼灵弥撒,紧接着又马不停蹄地赶到位于包头市昆区的新亡者家里祈祷。
    天主在刘素珍的遗体上显了奇迹:覆盖遗体的殓布上凸起了一个一尺多高的十字架,很清晰、很明显。在场念经的教友都惊奇不已,齐声赞颂天主的慈爱、恩宠和临在。王崇喜抓住这一机会,大力宣讲天主的存在、炼狱的真实和救助炼灵的急迫,使人们都受到了教育和启迪。刘素珍的女婿龚实因岳母在世时的芳表和殓布上彰显的奇迹,很快领洗皈依了天主,并不断在经济上大力帮助教会;而其女儿韩胜利更加热心事主,担任东河天主堂会长十来年,为教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1999年5月16日,王崇喜教友(左一)到小巴拉盖村,为88岁的陈德英修女送葬


太平间内显爱心


    十几年前,住在东河火车站附近的张振玉教友,因在东货场穿越铁道时,不慎被疾驰而来的火车撞死,尸体被铁路公安放到包头铁路医院的冰柜里达三个月之久。
    王崇喜和教友们闻讯后赶到死者家中,大家凑了一些钱表示关怀,并天天去停放遗体的太平间为亡者祈祷。后经有关部门裁定,铁路部门对事故不负任何责任,后事由死者家属自行处理。这样,为张振玉穿衣整容成了他家的一大难题。
    张振玉老家是河北省正定县,在包头亲戚不多,一个儿子智障、一个年纪小,爱人没有能力做这件事。只好和“鞭杆子”商量,而“鞭杆子”开口就要2000元。张振玉生前没有正式工作,只靠卖大碗茶为生,没有其他经济来源。那时的2000元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可不是小数目,何况老张这样的贫困人家呢?咋办?看到家属愁眉不展的样子,王崇喜自告奋勇担负起了这个任务。张振玉的闺女问:“王叔,你要多少钱?”老王笑了笑:“只要以后你们热心恭敬天主就行了。”
    第二天上午将张振玉的遗体从冰柜里抬出来后,王崇喜惊呆了:死者被火车碾轧得血肉模糊、惨不忍睹,哪还有个人样?连张振玉的儿子都吓得跑到太平间外面远远地看着。老王也没见过这场面,心里一阵阵发怵。他默默祈祷,求圣神赐给他力量。就这样,他一个人硬是把老张七零八落的尸体连在一起,做了简单的缝合,穿好了寿衣,整整四个小时才完成!这时老王像散了架一样瘫软在地。
    这件事感动了很多人,教友们亲切地称王崇喜是教会的“鞭杆子”。此后,教友们谁家有守临终、请神父终傅、给亡者念经、安葬死人的事都愿意找王崇喜帮忙,而他则是来者不拒,总是很高兴地尽心去做。


为送遗体整夜忙


    包头大修厂的张玉铭是河北宁晋县的教友,因患肺炎在包头二院住院,病情加重后,王崇喜和教友们天天去给他助临终。一天晚上,教友们逐渐离去后,老王也打算回去休息,可想到现在正是魔鬼争夺人灵魂的关键时刻,马虎不得,他就又留了下来,反复提醒病人要虔诚祈祷,全心依靠天主,把一切痛苦都献给十字架上的耶稣。张玉铭教友在“耶稣救我,圣母娘可怜我,大圣若瑟保护我”的祈祷声中安然去世。
    张玉铭无儿无女,只有一个侄女因要照看孩子也未能来医院。所以,守在病床前的只有他的妻子谷庭芝、妹夫杨明喜和王崇喜三人。念完终后祷文、炼狱祷文已是夜里11点多。为了不影响其他病人休息,护士说遗体必须移送太平间。谷庭芝说啥也不愿意:“病房不让待,那就回家。”一问,医院救护车又不在,雇外面的车人家不愿意拉。护士老来催,尸体不能在病房过夜,怎么办?情急之中,杨明喜借来了一个平板车。谷庭芝叹着气道:“你大哥修了一辈子汽车,末了却要坐小推车回家。”待王崇喜和杨明喜做通谷庭芝的工作,将张玉铭遗体抬到楼下的平板车上时,已是后半夜一点多了。
    谷庭芝家住的和平路102号是个大杂院,居住的主要是教外人,他们有忌讳:人死在外面白天不准进院。从医院到老张家约有五六里路程,本来夜间回去没有问题,谁想到屋漏偏逢连夜雨,一出医院小推车轱辘就没气了。
    已经腿软的谷庭芝也坐在小车上,加上张玉铭200多斤的体重,王崇喜和杨明喜两人一个推一个拉,小车“吱呀,吱呀”地走了四五个小时才算在天亮前赶到谷庭芝家附近。从马路边到家还有近六七十米的距离,小车推不进去。要把一个那么重的死人背进去谈何容易!如果等到天亮找人来抬,又怕住在本院的教外人忌讳。王、杨二人只好连背带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把张大哥放到了他家的炕上。此后,王崇喜连续七八天都没回家,一直帮助谷庭芝处理后事,请神父做弥撒,请教友念经,买寿衣装殓,打墓下葬,忙得不可开交。丧事后,谷庭芝身体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老王一星期总要去她家探望两三次,帮她做一些诸如买粮买煤、看病买药之类的事。一直照顾了七八年,直到谷庭芝去世。而她去世时又是老王守的临终,帮助办的丧事。


热心助人信誉高


    有一位名叫宋文书的教友虽生在老教友家庭,但参加工作早,对信仰了解得不多。他的父亲去世,不知该怎样按照教会的规矩办。找到神父,神父又吩咐王崇喜去帮忙。以后宋文书的母亲、弟弟去世,老王都是全力以赴帮忙好几天。宋文书和他的老伴吴秀芳非常感动,总是说“崇喜是我从石家庄来包头30年里遇到的最好的人,他这样的热心肠真不多见。”宋文书还叮嘱他的儿女:“以后如果我要病重,第一个要请的人就是你王叔。”儿女们很听话,宋文书病重时就将老王请了去守临终。老王请来神父给病人放了临终大赦,并一直守到宋文书咽了气。处理完后事,吴秀芳非要儿女们给老王磕头表示感谢,老王说什么也不让,他说:“耶稣说我们都是弟兄姐妹,都要相亲相爱,互相帮助。我所做的只是尽我的本分。”
    为新亡者诵经,参与亡者弥撒,王崇喜只要知道了都积极联系教友参加,而他往往去得最早。如果这家有未领洗的,他就抓住机会跟人家谈论教会的道理,或讲一讲天主教对待病苦的态度,以及死亡、炼狱、天堂、地狱等方面的观念,特别是救助炼灵的要紧。有的教友到太平间或面对尸体有顾虑,他就以身作则站到前面,并且告诉教友,你把死人当成你的父母亲友、弟兄姐妹就不害怕了。有个叫范全圣的教友患的是肝癌,因护理不当,后背褥疮十分严重,臭味刺鼻、令人窒息。老王天天去助临终,全然不顾这些。
    一个肺癌晚期患者叫王开明,全家都是教外人,只有他的儿媳是教友。儿媳看公公病入膏肓时日无多,就请老王去劝其领洗奉教。老王给病人讲了几次道理,发现王开明是一个很善良、开明的人,而善人最容易接受福音。王开明老家又是内蒙古有名的教友村——伊盟小淖尔村,对教会有一定的了解,所以他很快皈依了天主。王开明去世后,王崇喜又天天组织教友去念经祈祷。有的教友认为肺癌可能会传染,不愿意到灵前,于是每次念经老王都是站在前面,又领经、又洒圣水。老王的善表影响了王开明全家,此后他们都领了洗。
    原籍河北武邑县的教友范风仙患的是肺癌转骨癌,晚期疼痛难忍。老王每天都去探望她、安慰她,和她一起学习圣经和教会道理,尽量分散她的精力,减轻她的痛苦,鼓励她把自己的痛苦全献给天主,抓紧有限的时间做补赎,坚守最后一程,喜喜欢欢地去见天主。两个多月中,两人一起念玫瑰经、拜苦路、念慈悲串经。偶尔老王有事晚到,范大姐就向儿女念叨:“你王叔是不是不来了?快打电话问问!”就这样,在感恩和喜乐中,范大姐怀着永生的希望,在安详平和中安息主怀。老王又一连11天帮助办完丧事,还为她求了弥撒。专程从河北和巴盟临河来奔丧的范大姐的两个弟弟亲身感受了王崇喜对人的热心,对外甥们说:“你们要好好向你王叔学习,当一个好教友。”
    包头教会为南瑞光神父、陈德英修女办丧事,为很多教友已亡亲人办丧事,老王都是一忙好几天。世俗上的事要帮忙,但他更看重救助炼灵方面的事,他经常说:“天主命我泛爱人,救助炼灵是本分。”他求弥撒意向最多的就是为“众炼灵”,祈愿天主以仁慈赏报他们,使他们都能早日享见天主的圣容。


奔波墓地救炼灵


    东河堂有一块教友墓地(当地称圣地)因离城较近,1999年政府让异地搬迁。王崇喜和韩胜利教友协助范路易神父跑了十几趟,终于和民政局达成协议:在前营子东河公墓建一块天主教专用墓地,并且四周树立十字架,中央建上水泥祭台,以便为新亡者或在炼灵月举行弥撒圣祭。从此以后,包头天堂公墓、兴盛公墓、张家营子公墓都相继在教友专用墓地上建起了弥撒大厅、大理石祭台,接通了电源。每年11月1至8日天天举祭,为炼灵祈祷、做补赎、得大赦。参与的教友成群结队、络绎不绝。那一年老王最忙了,教友迁坟大都请老王发动一些教友到墓地念追思已亡经文。老王也不管认识不认识,有求必应,有请必到。有时一天三四家,他就干脆整个上午呆在墓地。看主家忙不过来,他就帮忙干活。有一个从山西太原回来给老人迁坟的教友看到老王跑前跑后十分尽心,还下到坟坑里帮助拣遗骨,深受感动,追思祈祷后非要给他200元钱,老王说什么也不要。那人问:“那我该怎样报答你呢?”,老王回答:“最好的报答是你多为你的老人求弥撒、念经,求天主让她脱免炼苦,早登天国。”

2001年8月,王崇喜(左一)组织教友们参加包头天主教墓地祝圣仪式


    时光飞逝,王崇喜现在已经步入了两鬓斑白的花甲之年,但他那颗怜悯、救助炼灵的心更加炽热、更加坚定。他常说:“想一想那些炼狱灵魂在炼狱的猛火中等待我们的救助,想一想日后我自己也将在炼狱中渴望别人救援,就知道现在该怎么办了。”这就是他行爱德、助临终、救炼灵的动力所在!

本文标题:教会的“鞭杆子”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