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堂门房的话题
2004-12-09 11:00:42 来源:信德报(第226期)
编者按: 教堂门房这个话题,以前曾在“信德”辟专栏进行过讨论,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一些堂口把整顿门卫的工作当作“塑造教会形象”的首要工作来抓,教堂面貌因之焕然一新。
但是我们应清醒地看到,这一困扰很多堂口的问题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解决,各堂区有各堂区的难处,如合适的人员难觅,无力承担工资等;换个角度讲,教堂门房这个工作也很不易,早起晚睡,担心造成工作失误等,也需要我们的理解。
本期,我们就“教堂门房”这个话题再辟专版,转载信德网上的帖子,希望通过大家的关心,神长教友的重视,各地教堂门房的服务都能有一个质的提高,让优游神父的尴尬遭遇不再重演!
优游:
这确实是笔者亲身经历的事,保证文中没有半点演义的成份。笔者记下这件事并非刻意去表露教会的阴暗面,更不是去发泄心中的不满,只是想借信德网之一角,以此文为契机,呼吁各地教堂应重视接待工作,给教堂门卫工作人员应有的培训;并愿给各位司铎弟兄提一个醒,我们应该真诚面对那些我们应该服务的兄弟姐妹,时时记得以基督的精神和情怀去服务教会。
记一次进教堂
六月的一天,我因事到X市。那天上午,我走出火车站,尽管街道上人潮如涌,且自己旅途劳顿,但天气尚好,没有想象中的炎热,心中颇感庆幸。后经一朋友介绍,我住到了离机场大巴较近的一家旅馆。稍事休息后,看看手表,十一点过五分,离晚上八点二十分的飞机尚早, 便想到就近的教堂去领修和圣事,然后再好好地朝拜一下圣体。
由于好几年没到该市了,对该市的道路状况已不太熟悉,几经周折,方才找到该市的主教座堂,找到以后,我不禁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怀着一颗激动的心,我迈着较为轻快的步伐向大门走过去,在我还有五六步就要跨进教堂的大门时,一位老伯(约六十岁左右)从门房冲了出来,拦在我面前,大声喝问,“你是谁?干什么的?”我不禁一怔,马上满脸堆笑地说,“老伯,我是XX市的一位神父,想找这里的神父办个告解。”“神父不在,都出去了,明天早上八点以前来。”我不愿就此放弃,又说,“是吗,神父都出去了吗?”这是主教座堂,我确信神父不只一位。“我刚才说的你没听到吗?明天早上来,快走吧。”老伯转身欲进门,我赶紧说,“老伯,那我可以到圣堂里去朝拜一下圣体吗?”“不行不行,教堂门关了,明天来吧。”“可我今晚要坐八点多要到XX市去。”我心里有点急了。“那也不行。”老伯的回答斩钉截铁。看来实在是没办法了,我只好退而求其次,再次请求道:“老伯,圣物室有人吗?我可以去看看吗?”老伯似乎已不愿再和我多说话,翘起大拇指,朝院子的右边指了指,示意我进去,随即转身进了门房。
进了圣物室的门,我发现里面空无一人,只好又走了出来,心里想:难道我今天真的就白跑了这一趟吗?随即发现圣物室的对门还有一间房子,里面似乎有人说话,于是我走进了这间房子,里面坐着两位大约三十岁上下的女士(我不知道她们是不是修女,姑且如此称呼吧)。发觉有人进来,其中一位抬起头来,较为温和地向我问道,“有事吗?”我说,“我想找位神父办告解,门房的老伯告诉我说神父都出去了。现在,我想去圣物室看看。”我想我不必再提及我的身份,一则我提了也无济于事,再说,这也是任何一位基督徒都应该得到的服务。可出乎我意料的事情发生了,那位女士居然平静地说:“神父都在啊,有神父的,你去找吧。”听到这句话,我心中别提多高兴了,因为我终于可以找到神父了啊,完全没有感觉到刚才门房老伯说没有神父的话是在骗我。在那位女士的指引下,我快步向神父的住所走去。
当时正值午饭时间,我在餐厅找到了一位正在打饭的老神父,待我说明来意后,老神父说,“我病了,也老了,不方便,你去找年轻神父吧。”循着神父门上的名牌(写有名字的小木牌),我找到了老神父给介绍的那位年轻神父的住所。举起手来,我敲了三下门,没有反应,我又敲了三下,还是没有什么动静,我不敲了,就站在那儿等。过了约两三分钟,出来了一位年轻神父(穿着带有小白领的短袖),穿着很精神,人也很帅气,见我在那儿,就问我道,“刚才是你敲门吗?”我说,“是的,神父。我是XX市的神父(面对神父,我想我应该表明自己的身份,在自己的兄弟面前都掖掖藏藏的,就太不地道了),因事路过这里,想麻烦您给听个告解,您现在方便吗?”那位神父说:“你等着,我正接一个国际长途。”说完,神父进屋去了。
回到院子里,我来回踱着步,等着神父的到来。这时,门房的那位老伯又看到我了,劈头就问:“你还在这里干嘛?”“我找神父啊。”“不是跟你说过,神父都不在吗?”“我找到神父了,神父让我在这儿等呢。”老伯听了后也未见任何异样的表情,只是说,“哪位神父?”“X神父。”“那到门房登记。”我便跟随老伯去门房登记。在我填登记单时,老伯强调说,“哪位神父接待你,就让哪位神父在这上面签名”。登完记后,我回到院子继续等神父。
约二十多分钟后,神父来了,到门房喊道:“老X,把圣堂门开一下。”我心里不禁嘀咕了一下,原来圣堂的钥匙就在门房老伯那儿啊。终于跪到了神工架前,心中不觉感到万分庆幸。领完了修和圣事,神父和我握了握手(就在圣堂里面),说:“我是XX神父,是这里管教务工作的,以后要到了这里,有什么事的话就来找我。”我连声称谢。神父走后,我开始念补赎经。当我还没念完时,门房老伯走了进来,连连催促我和另外一位女士(是我在念补赎经时进来的)出去,说要关门了。我忙问一句,“那我可以到圣堂的大门外把补赎经念完吗?”老伯说可以。
念完了补赎经,在院子里稍微走了走,整理了一下心情,便不紧不慢地经过门房走出了这座雄伟的教堂(神父和门房老伯都未提及登记单的事,出大门时忘了把登记单交回去,惭愧!)。
上了飞机,由于一天的劳累,加上优美的音乐在耳畔轻轻回旋,我闭上了眼睛……,可不知不觉又出现了日间的幕幕经历,情不自禁地想道:一名神父,在一个大都市的堂里想求领修和圣事尚且如此不易,如果是一位陌生的平信徒呢,又或是一位想求道的外教朋友呢?
我不敢再想下去了。迷迷糊糊中我睡着了,但睡得似乎并不香甜。
跟帖:
雪狐狸: 看来大家都遇上这样的困惑啊。
郁闷ing:不过通常情况下偶是没搂主那好性子跟人解释半天的。且几次碰壁后再也不贸然在“额外时间”到不熟悉的堂口去让敬业的门房老伯体现工作价值了……
优游: 我觉得他们需要帮助。更重要的是教会应该重视这一问题,耶稣要求我们走出去“向一切受造物宣传福音”,如果我们做不到这一点,我们至少不能拒绝那些因圣神的感动而主动走进教堂的人啊!
紫叶竹轩: 不可否认,堂口越大的神父越少了一份谦卑,尤其是对待弱小者。
沙漠之王:这就是我们教会该反省的地方啦,太可悲啦。
GNsong :现在社会上不是都在强调“微笑服务”,争创“文明窗口”吗?而我们这些看堂门的老伯们正是缺乏这种“微笑服务”,更没想过要创什么“文明窗口”。教会开放了这么多年,可是我们的堂门对那些教外朋友、非本地之神长教友以及其他的陌生人还是紧紧地关闭着,我们的看门人可能会有很多理由把来访者拒之门外,但在把人拒之门外的同时,可能把那些想认识教会、了解信仰的人们的热情和积极性打消了。
看看人家基督教是怎么做的吧,人家的堂门不但敞开着,不但对主动来参观者热情接待、宣道福传,人家还积极地去找人来进堂参观、听讲。这种好做法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学学呢?
昆仑巍峨 : 接待工作是我们中国教会需要不断完善的工作,这直接影响我们的传教,尤其是在大城市,要组织教友组成传教小组,热诚地欢迎来访的每一位,而将福音传出去。愿负责福传工作的可敬的神父们利用好这一福传的阵地。
沙漠之王 :看过了优游老兄的贴子发觉有些同感,我倒是没有碰到过你所说的那类神父,但我知道有你所说的那样“看门人”。有许多堂口都差不多呀,不管是主教座堂,还是一些小堂口都一样。如果看天堂门的伯多禄老前辈也和他们一样的话,那我们可就惨啦,那样我们见到天主概率就更小啦。有人说,那些教外的朋友们在接触教会的时候,第一个接触的不会是主教神父,而是我们教会可爱的看门人。所以我认为最应该培训的恰恰就是他们。
花拳绣腿: 幸好天主不是神父!我们想见随时就能见着!祈祷吧,主就在我们心中!主来到心中一切都可以理解,面对社会的复杂,教会人力的匮乏,许多的行为都出于一种自我保护意识,情理之中呀!理解万岁!
我原是土: 实际情况确实如此,我也深有同感。不能光责怪“看门人”,问题的“根本”还是在于教会的训导不够和福传的心意不诚!此种情况不能改变,中国的教会就没有希望。
GNsong: 教会既要广传福音,普救众灵,就应该主动去寻找迷途羔羊,将其引入主栈。而我们目前的情况却是:亡羊主动来敲门,我们却不愿为其开门,亡羊无奈,只得掉头而去。这难道还不值得我们的神长教友反思吗?我们究竟要被动保守到何时呢?难道天主给我们的“元宝”是要我们埋进土里的吗?
沙漠之王: 我想教会不是没有传教的意识,而是还缺少传教的行动,我们应该先培养一批传道员,让他们平时在教堂搞接待工作,专门接待教外朋友,回答他们提出来的问题,给他们介绍信仰;再组织一个常年的教友培训班,提高教友们的素质。
雪狐狸: 看来以后要对教堂门房作强迫性训练,首先学会微笑;其次学会耐性,心平气和地对人讲话;然后学会给别人提供可能和机会,这样容易让人接受,下次愿意来;还有,要熟悉教堂的各项活动和工作时间、内容、联系方式。这些措施需强制执行,最好设立一个投诉箱。
平时在教堂见到的教友们对你都很客气,但是绝对不热情;写在我们脸上的通常是相安无事的礼貌,而没有一家人的温暖和谐。给人更多一些人性的关怀,会让普遍冷漠的现代人对教会有一个归属感。
我觉得做门卫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就是要看清自己工作的位置。他们不是给工厂企业做门卫,他们看守的是天主的宫殿,面对的是希望寻求真理的人们。但是门卫的确也有难处,进去捣乱大不敬的人也不是没有,有时候我们也要体谅他们。
GNsong: 真的希望各教区、各堂区,尤其是城市堂口的主教、神父们给在堂里服务的人士下达一个“文明接待,微笑服务”的指示,使我们的服务人员从根本上认识到接待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的热情与否直接影响着教会的形象,从而从内心里变“封闭”为“开放”,变“被动”为“主动”,变“冷漠”为“热情”,给所有来访者一个良好的“窗口”形象,让其对我天主教会产生向慕之情。这样,您在改善服务质量的同时,也会收到“收割庄稼”的福传效果。
想想兄弟教会———基督教,人家的福传速度之所以快,其“以情动人”之福传方法乃卓有成效之举,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在福传时,不一定非要讲得天花乱坠才能让人信服;我们满腔的热情,对慕道者灵魂得救的真心关爱也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在“以理服人”之前,应先做到“以情动人”。当你与慕道者建立了感情后,他们对你有了信任,你的宣讲才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果。这一点,我们所有在堂口服务的教友们更应潜心学习,以期早日脱去“旧服装”,穿上“新衣裳”,创造新形象,引人慕天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