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观点:从美国天主教神职及修道圣召的演变看今日的中国教会
2012-11-15

自十九世纪中叶,随着大量的天主教移民从欧洲各国的涌入,特别是德国和爱尔兰移民[1],美国天主教会的力量和影响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再加上二十世纪初来自意大利和东欧各国的天主教移民,天主教会已毫无疑问地成了美国社会最强有力的精神支柱

抗战特稿:于斌枢机抗战时期对国家社会的贡献
2015-08-06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一九三九年于主教在美、加会见了罗斯福总统及加拿大首相WilliamMackenzieKing为华侨请命,促使修正了两国对华人的移民苛法。

罗马:教宗本笃十六世于圣诞子时弥撒讲道词
2011-12-26

让我们也在这个时刻为所有庆祝圣诞节的人祈祷,特别那些是在贫穷中、受苦中、及身为移民的人祈祷,祈求天主仁慈的皓光照射在他们身上,使到他们和我们都被天主的仁慈感动,就是被天主选择藉着他儿子诞生在马槽中而带入这世界的仁慈感动

罗马:2012年教宗圣诞子夜弥撒讲道
2012-12-26

因此,有关我们这里无家可归的人、难民和移民状况重大道德问题的意义便有了更深层的幅度:当天主寻求进入我们心内时,我们真的有地方给祂吗?被我们拒绝的不正是天主吗?

第四届世界祖父母及长者日文告(2024年7月28日)
2024-07-25

造成鳏寡孤独的原因很多:许多地方,尤其是在较贫穷的国家,老人独居,是因为他们的子女被迫移民海外。

学员参加“现代人的心灵疗愈——会晤三圣”活动感想
2014-08-25

生命中不再害怕黑夜,反而以感恩的心拥抱黑夜。不是要了解多,而是爱的多。三、静观之路大德兰教导我们:静观就是与天主爱的交融,少用头脑,多用爱来交心,走向更内在的层次。

新乡教区慈悲喜年牧函
2015-12-28

愿朝圣成为一股悔改、灵性生命复苏、更新的动力;跨过各地方教会的圣门,寻获力量,去拥抱天主的慈悲,并奉献自己;以慈悲待人,正如天父慈悲地看顾了我们一样。l我们应该做什么?

慈悲行为——再看慈善工作
2016-07-18

但要知道,我们个人所表示的同情,一个拥抱或握手,对守夜或葬礼上悲哀的亲属,是很重要的慰藉。葬礼是怀念亡者,但悲痛的未亡者也需要我们的鼓励和支持。神哀矜对施行者和接收者都会使其身心获益。

耶稣升天,门徒接班
2024-05-10

然而,正如面对满身泥水的孩子,父母首先要做的,不是打骂孩子,而是帮助孩子清洗全身,恢复他的“原貌”,之后再教育引导;同样的,我们基督徒也是先以天主的爱拥抱人、清洗人、再帮助人更新向善。

2025年:希望的禧年
2024-11-26

禧年也不应该缺少对移民、流亡者、难民和避难者的关心和接纳,他们为了逃离战乱、暴力和歧视而离乡背井,只为寻求一个较为良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