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面对人生风雨,欣然接受挑战 ——神长教友谈美国疫情(之六)
2020-07-06 15:21:54 作者:姜有国神父 来源:信德网
编者按:据Worldometers世界实时统计数据显示,美国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全球最多,突破277万例,累计死亡病例超过13万例。信德网跨洋采访了在美国波士顿学院担任常务助理副校长的姜有国神父,请他介绍当地疫情,及疫情中的教学工作和团体生活。
波士顿学院
作者:姜有国神父
(波士顿学院常务助理副校长、教授)
美国新冠肺炎疫情肺炎爆发和蔓延,形势愈发严峻,各州政府纷纷宣布居家令,除了工作如医疗、治安、消防和垃圾处理等特别行业,多数行业的员工们在家远程工作。美国的学校在三月上旬开始停课,进行网课。美国主教团和各个教区也宣布停止教会的一切圣事服务,只在网上举行弥撒圣祭,个别教区在经过联邦和州政府疾病与预防中心的允许以及在做好严格防范的情况下,可以安排少量神父在医院进行一些牧灵的服务。
此外,教会也在网上开展各种心理和灵修咨询服务,发布有关信仰和灵修的课题讲座,主持祈祷和信仰分享,婚姻和家庭辅导,帮助教友们在疫情期间保持坚定的信念、积极的精神,以及从信仰角度反思疫情带给我们的意义和启迪。
联邦和州政府为了恢复经济的需要和减少失业,制定了一套分为四个阶段的复工模式。美国目前确诊人数已超过250万,总死亡人数超过12万,失业人数达到两千万。从六月初开始,陆续有少部分州开始部第一阶段初步复工,有的州还在观望。但是有些在第一阶段复工的地区感染人数又开始迅速回升,导致这些州的复工模式重新减缓或者停止。
目前,教会方面的服务也是按照政府的复工模式和时间段进行,美国目前大部分的教区也开始逐步开放和举行弥撒,提供圣事服务。但是必须按照政府和疾控中心的要求和措施,同时限定人数,戴口罩,勤洗手,并保持两米以上的距离。
目前一种比较可能的现状就是,随着复工和即将开始的秋季复学的计划逐步实施,美国现在走的是全民免疫的策略和道路,这个影响在疫苗研发出来会有多大的副作用,目前还不好判断。一份最新报告指出,即使疫苗研发出来之后,很多美国人还是不会去打针,就像有的美国人宁愿生病也不愿意戴口罩一样,这个不是费用问题,而是美国人的生活思维模式和文化所导致的。
中国的疫情防控和后续跟进可以说是全球做的最好的,也可以作为全球防控的借鉴和蓝本。可以说,如果当初美国或者别的国家按照中国模式的疾控措施,那今天全球的疫情将不会这么泛滥和传播。只是,很多国家和地区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中国天主教会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此次疫情和防控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和地区的指导以及疾控防范中心的措施,比如暂时停止教会的活动和圣事以及灵修服务等,都大大地帮助减少了疫情的传播和扩散。此外,国内教会的慈善机构和一些教友自发组织起来购买和捐赠大量的口罩和防护用品寄往欧洲和北美地区,帮助当地匮乏的这些基本防护用品,再一次有力地表达和见证了福音的爱以及教会普世一家的精神。
我生活在麻州波士顿地区,三月初是美国大学的春假,很多人去了欧洲,回来后很多人受到了感染。因为本地居民都是比较富裕的,所以他们不用出去工作,一般都在家呆着,相对而言,波士顿地区的感染人数比较少。刚刚开始美国人对疫情一点也不在乎,也不戴口罩,照常的去外面餐馆吃饭,去外地度假,去酒吧喝酒聊天,认为这个新冠肺炎就是流感的一种,直到逐渐看到死亡率增加,他们才开始意识到疫情的严重性。
当中国在2019年底疫情爆发的时候,美国人和美国社会/政府基本上没有觉得是一个问题,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娱乐照常进行。美国的媒体也只是针对那个时候的中国,认为疫情是中国的事情,除了撤回在国内的使馆工作人员和部分美国人之外,他们人文中美两国隔了万水千山,跨越茫茫太平洋,疫情不会影响美国。然后2020年二月初美国开始禁止中国公民入境,以预防境外输入,但是还是没有提醒美国本地居民疫情的严重性和需要防范的措施,一直拖到三月上旬,美国的感染人数突然上升,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才开始实施居家令,但是都比较晚了。况且在那个时候,美国政府只是要求居家令,关闭悦乐场所和设施,以及停止餐厅和酒吧营业等,一直到五月的时候,联邦和州政府才要求居民出去购物一定要戴口罩等等。但是那时为时过晚了。
疫情影响了全球的各个层面,没有人能够幸免不得不改变原有的生活状态和模式。
疫情期间,我有很多学生和教学的事情要处理,我和同事们都在家网上朝九晚五的办公。因为我们没有被感染,所以没有被真正的隔离,除了偶尔去超市购买日常用品之外,基本上都是家里。我和团体居住的另外一名神父每天会举行弥撒,一起分享我们的灵修生命,也为一些国籍修女们带领网上的避静。可以说这段时间是祈祷生活体会最深的一段宝贵时间因为是在家里上班,所以我会安排每天有半个小时的玫瑰经时间,这个祈祷特别有帮助,也加深和圣母的关系。
此外,因为有不少来自于国内的孩子们因为疫情回不了国,所以我时时和学生们保持定期网上谈话,了解他们的近况,鼓励他们积极地面对疫情。每周给他们和他们的家长们写一封微信鼓励陪伴他们,面对一个不可知的秋季入学,他们内心有很多的彷徨、担心和不可知的恐惧,所以我作为大学的行政人员同时也是神父,为他们提供一些牧灵的陪伴和人生的引导。
感谢天主,我们在波士顿的修会团体没有人受到疫情的感染和影响。我们的团体从三月上旬就保持了严格的防范措施和对应方式,虽然开始大家都不习惯,而且刚刚开始还有一些抵触心理,所以我们团体的院长告诉大家,你不是一个人的健康,同时你也会影响所有人的健康和安危。大家也就慢慢地接受了。比如我们的餐桌,都隔着两米,而且每一张桌子只能坐一人,除了吃饭的时候,在餐厅走动和拿东西都必须戴上口罩等。我知道纽约的玛利诺男女修会都各自有十多位神父和修女们因为新冠病毒去世,让我们继续为他们祈祷,感谢他们奉献的一生。
作为一名华人,因为我在大学工作的原因,在大学的层面也感觉到亚裔在美国的舆论和生活中受到的歧视或者不公正待遇。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华裔和亚裔在入学、就业、提升等各个方面确实受到很多的歧视,大多是隐形的,比如一名非洲裔受到的待遇会超过亚裔很多。除了历史的原因之外,非洲裔都比较团结的发出他们的呼吁,而亚裔和华裔就是一盘散沙,各自为政,自谋生路。在一些公司、学校或者别的机构,亚裔和华裔受到歧视的情况时有发生。这里面有很多的历史和文化因素,也有很多的社会因素,甚至也有政治因素。
毋庸置疑,这次百年难遇的疫情影响和改变了我们生活的所有层面,当然也包括改变了我们的信仰生命与使命。疫情只是我们生命成长中的一小段插曲,将是我们生命旅途中难忘的一段风景。没有一帆风顺的航行,很多不经意发生的事情我们都需要去面对和解决。月有阴晴圆缺,天有不测风云。我们如何在信仰中保持一颗强大的内心世界,保持一颗坚定的心,坦然的心,面对人生的朝暮风雨,欣然接受人生暂时的逆境和挑战,喜乐地与天主一起同行,他是生命和宇宙的主宰。
生命是一个漫长的等待过程,我们常常希望生活有立竿见影的效果,适时的等待和沉淀是必须的。并时时以信仰的眼光来看待发生的一切,同时在一切事上看到天主的临在。
人生就像修行一样,有得意与失落,有顺境与逆境,但是生命的爬涉总有风雨交加,我们需要保持分辨的精神,不为暂时的困难所影响和畏惧。在历史的长河里,今天所体验的,只是一段美丽的往事,也在逆境中去品味人生的跌宕起伏。遇横逆之来而不怒,遭变故之起而不惊,这也是我们成长过程和信仰生命中需要领悟的一些智慧。
正如教宗提醒我们的那样,怀着乐观的心,设想一下不久疫情结束之后,我们一起走到大街小巷,一起拥抱,一位购物,一起欢乐;设想酒吧里的小酒,咖啡屋的流年苦涩,一起旅行挤在一起拍的照片;设想这一切都成为回忆,而平凡的日子又是一个多么美丽的礼物。我们将会更加热爱那些直到今日好像没有任何意义的东西,每时每刻都将如钻石般闪耀和珍贵,如溪水潺潺,涓涓流淌。我们在海中逐浪,迟迟不落的夕阳、晚霞映照着青春笑意的脸,举杯畅饮,我们再度畅怀大笑,勇敢地面对一切。
相关内容:
特稿:旅美华人谈新冠疫情、美国骚乱、种族歧视——神长教友谈美国疫情(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