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对于青年人的喜好与文化,我们可以不急着说不,反而可以用开放的态度主动地接触和认识青年人的世界。
开始,我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抱着天主能保佑我回到财务工作岗位的想法,尝试接触天主教。起初,也只是跟着大家参加了圣经学习小组,每天看似热心的进堂。为了尽早解决我的实际问题,我每天发自内心地祈祷着。
不幸的是,今天的经济危机促使人们摆出封闭而非接纳的态度。世上某些地方竖起了隔墙和壁垒。有许多人以不同方式慷慨帮助和支援移民与难民,他们默默无闻的行动时而被其他人本能自私的喧闹所掩盖。
相反地,我们人人都应以分享和尊重的态度做慈悲的工具。我经常想到囚犯,我常常想到他们,我把他们放在心坎上。我想知道,是什麽导致他们犯罪,他们又为何屈服於不同形式的恶。
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器官移植教授弗朗西斯·德尔莫尼克(FrancisDelmonico)在接受环球时报独家专访时表示,邀请中国参会,是因为中国去年秋天在北京展现了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捐献和移植实践的指导原则的态度
(格后5:17)我们该以一个怎样的态度来迎接新的生活呢?教宗方济各在2017年元旦发表的世界和平日文告中提到,促进人类整体发展部这个新的机构就要开始运作。
因此,祈祷能保证告解神父避免恶劣态度的出现,也避免无意义地判断罪人。
当然也能够通过这样一个话题,反思中国社会以一种什么样的开放态度来面对外部的世界和世界性的宗教。
以前我一直认为是孩子性格不好,所以难以与人融洽交往,现在我明白了是孩子受了大人很多的言语或行为上的伤害,他那个内在的小孩如同受伤的小狗一样要吠叫、咬人,要改善孩子的言行需要我们从自身做起,改变自己的行为态度
这种态度[编者按:即诺斯底主义和伯拉纠主义]甚至可以来到教堂内,抑制为帮助被边缘化人群的真正工作。有时教会拒绝承认耶稣的面容是在穷人、病人和瘾君子们身上,甚至认为这样的事工是形成于教会内的寄生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