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区天主教与文化研究所所长赵建敏神父:从1984年进修道院,20多年时间,一直在傅主教身边学习和工作,傅主教是爱国爱教的楷模,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爱国爱教事业,非常爱自己的祖国,也非常爱自己的事业。
下面的一则故事,很值得我们反省。 王俊祥神父在辽宁锦州本堂服务数年后,要被调走了。临行前,一群教友哭哭啼啼来与神父“泣别”: “神父,您要走了,让我们怎么办呢?”
但他的面孔映射出那愿景之美,这愿景在东非洲,那许多由他装饰的彩色教堂壁画里,不断重复地被体现出来。尤其是他那极蓝的眼睛,展露出他灵魂永不衰老的特质。
11月8日,上海市政府发表布告:红十字上海国际委员会建议,在本市沪南区,南至方浜桥路,东、西、北至民国路之前区域为难民区,以为战区难民暂时寄托之所…… 11月8日下午,上海国际救济会派员在难民区四周各路口
1999年5月16日,王崇喜教友(左一)到小巴拉盖村,为88岁的陈德英修女送葬太平间内显爱心十几年前,住在东河火车站附近的张振玉教友,因在东货场穿越铁道时,不慎被疾驰而来的火车撞死,尸体被铁路公安放到包头铁路医院的冰柜里达三个月之久
但王鹏不停重复自己还是非信徒,很多东西都需要自己用眼睛去看、大脑去思考。 (应受访者要求,部分姓名为化名。)
一、张花村始有教友张花村位于山西太原以南40公里处,属小店区北格镇管辖,东与晋中市相临,原是一片福传的处女地,从未有过教友。2005年春节期间,福传员常到北格敬老院看望、照顾一位年逾九旬的孤寡老妇。
另慈济功德会董事长杜俊元、法鼓山果东法师、一贯道等各宗教代表,及台湾地区前副领导人吕秀莲、高雄市长陈菊等人都出席;远道而来的教廷万民福音部秘书长韩大辉、香港两位主教,也来送别。
包括我们给孩子准备的嫁妆、买的东西都跟普通家庭一样,甚至档次还要高一些,修女们下了很大的工夫去准备。我们把黎明之家的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不管别人怎么看,我们都要尊重他们,爱他们。
院子里西北东三面的旧城墙和倔强地耸立在院子里的三株大树,就是这一历史的见证。牧民教友赶马车或骑马到天主堂参与弥撒“水有源,树有根”,那么这“一无三多”的原委是怎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