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李老师以“天主是爱”为中心,用圣经生动而详实地演讲了天父是如何在生活中与我们相遇,并无微不至地关怀、照顾着我们,甚至将自己的独生子———耶稣给了我们,且为赎我们的罪而残死在十字架上!
其目的在于用以歌颂、赞美天主,当然也有悼念性、鼓励性、祈祷性和功能性的圣歌。而俗乐就是用在教会以外的音乐,是民间流行的音乐,像秦腔、黄梅调、流行歌曲、儿歌、华尔滋等都属于俗乐范畴。
这些意见多数非常动人,除了少数不满教会的声音之外,绝大多数都表达出深刻的经验:对于教会的普世性、共融性、悠久的历史、圣事的神秘性等等,但是圣经几乎没有被提到。
天主教的信仰更要在这方面把持不舍,因为在其他宗教看来,我们最可称道的资本就是普世教会的至一性与大公性。故此,我对近年来在天主教圣殿内兴起的劲歌摆手的激情布道福传方式不敢苟同。
教宗说:“在每一个人的本性中,在每一个父性和母性中都有天主造物主在。作为夫妇的人应该接受胎儿,不仅以他为自己的儿子,更要以他为天主的儿子来接纳,不论他是怎样的,天主都爱他。
(谷20:12)《圣经》在13处论孝的经文中,有8处经文是一般性的论孝,有2处是咒诅性的论孝,有3处是赐福性的论孝,应照上主你的天主吩咐你的,孝敬你的父母,好使你能享高寿,并在上主你的天主赐给你的土地内
第四、多说建树性、肯定、赞美和造就人的话语。圣经说:“一切坏话都不可出于你们的口;但看事情的需要,说造就人的话,叫听众得益处。”
2、掀起堂区性的读经运动——达到每人“一天一章”,做为必修的“神业”。
问题48:我能在机构性教会之外活出我的信仰吗?作一名基督徒意味着什么?是为了遵循耶稣基督的福音生活呢,还是为了属于他的教会?那种将这两者分割开来的倾向在今天并非罕见。
在最早时期,这一祈祷有个背景,我们今天会将其描述为末世性的背景。事实上,它表达了人们对主光荣归来的强烈期待。这一呼求以及它所表达的期望,在教会中从未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