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来这里的目的,除了重温昔日的朝圣心情,并以不同于昔日的普世教会元首的身份来朝圣之外,也要为来自远近的朝圣人士奉献一台弥撒圣祭,为当地一座朝拜圣体圣堂举行落成祝圣典礼,并于下午在圣亚纳圣殿带领修会会士和修士颂念圣母晚祷
面对那些啼饥号寒,遭遇灾难的边缘人士,有些人熟视无睹、我行我素,高枕无忧,局限在固定的小圈子里,又唱又跳,自娱自乐,这能说是福音精神?
教宗随后向侵犯了儿童的司铎和修会人士说:“你们背叛了无辜儿童和他们父母对你们的信赖。你们要在全能天主和法庭面前对此负责。你们失去了爱尔兰人民的钦佩,令你们的弟兄蒙羞受辱。”
其中有一位79岁的女性信徒写说“明治维新(1868年)以来直到二战结束,日本多次发动了战争,把全国国民卷入了战争的旋涡,而且在亚洲破坏了无辜之民的生活,杀伤了民间人士,给予了难以消除的痛苦。”
他又给美国人民说:“我衷心祝望你们把我的来访当作是对每个教会团体表达手足之情,以及对所有宗教信徒和善意人士表达友谊来接受”。教宗强调:“耶稣基督是任何语言、文化、种族和社会条件的人的希望。
同时,教宗也关心那些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和儿童,以及受到轻视的最弱小者、边缘人士和移民。
听他们讲年轻时的故事,我了解到,出生在贫苦战乱年代的他们,经历了烽火硝烟弥漫的时代,也走过饥寒交迫的岁月,曾经的苦难在他们身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伤痕。
听他们讲年轻时的故事,我了解到,出生在贫苦战乱年代的他们,经历了烽火硝烟弥漫的时代,也走过饥寒交迫的岁月,曾经的苦难在他们身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伤痕。
当时世界大部分的人对他认识很少,除了知道他是一名76岁的耶稣会士,一向生活简朴,从未拥有过汽车,遑论司机了,日常都会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并且致力帮助贫苦大众。
从他降生马槽到纳匝肋贫苦无名的生活中,在一个孕育着平凡的事件,工作、家庭与社会生活以及一切与一般别无二致的行动中实践了“天主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