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约伯的经历告诉我们:认识天主的全能,首先要放下“用理性掌控信仰”的执念,承认人类的认知如同沧海一粟,唯有在谦卑中接纳,“因为我的思念不是你们的思念,你们的行径也不是我的行径:上主的断语。
原文64.除复活节及五旬节(圣神降临主日)的「继抒咏」(sequentia)外,其它继抒咏,可自由选择念或不念。继抒咏在「阿肋路亚」前咏唱。问答解读问:什么是「继抒咏」?
我有三个发自肺腑的感悟:第一,病苦是上主化了妆的祝福,它并非命运的苛待,而是天主以看似沉重的方式,剥离人对世俗享乐的执念,让人在脆弱中触摸到超越物质的恩典——如同荆棘中绽放的玫瑰,伤痛的棱角下,藏着让人回归心灵本真
也有可能是这个「亚西西的穷人」,被罗马圣母大殿描绘耶稣诞生的彩石镶嵌画(马赛克)打动了;据古老的传统,圣母大殿保存了马槽的木板。
有一次,神父在弥撒中念信经,念到天主圣子降生为人一节,跪下朝拜,当时有一个教友停弥撒,分了心没有跪下朝拜,魔鬼忽然发显,打了他一个巴掌,责备他说:你这忘恩的东西,真不害羞,天主降生救赎了你,你竟不知感谢天主么
愿他们以每一个年轻人都能发现自己的召叫为念,并帮助他们发挥天主所赐的才能。愿他们使每个家庭安心,知道他们的子女所接受的教育,都不违背他们的良心和宗教原则。
爱主、听命、每天默想、念玫瑰经,注重神业,避恶行善,这些为修道生来说至关重要。他说:“修道路上,养成避恶行善的习惯就会畅行无阻。”
有人愿意多念几串玫瑰经,但却不愿意宽恕自己的仇人;有人对教会的事业慷慨大方,但却无法戒除邪淫;有人熟悉信仰,能说会道,但却不愿意舍身实干……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块或几块坚硬的“埂”,我们应该虔诚地求天主破除这个坚硬
每天早上帮助妈妈穿衣、洗漱、做饭、喂饭;白天陪伴妈妈聊天,一起视频参与弥撒,一起颂念圣母玫瑰经;晚上再伺候妈妈上床,然后自己才休息,即使累得精疲力尽,第二天清晨依然早早起床去圣堂参与早弥撒。
今天,基督徒在参与弥撒圣事时,神父念:这是我的血,新约的血,为大众倾流,以赦免罪过。(玛26:28)说明了基督的死亡所具有的和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