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泰泽所有用餐前除了念圣经外,还会播放一小段古典音乐,大家在这段时间是绝对静默,只埋头吃饭。我是喜欢这时段的。Br.Alois在结束时特别提到今天是圣依纳爵·罗耀拉瞻礼。
所以,我到修院后,一直鼓励修士们除了公共祈祷外,每天至少要拿出半个小时的时间做私人祈祷或朝拜圣体。我也跟修士们建议,希望他们成为司铎后,能继续这个好习惯,甚至拿出更长的时间来祈祷。
从时间的维度可以看到教友关注点的不断变化。记得在一个堂区第一次参与一位新司铎的弥撒,好多老教友说这神父道理讲得真好,圣歌也唱得好,就像天使一样。
那时教区还没有普及中文新礼弥撒,神父们做的是拉丁文弥撒,穿的白袍、祭衣是法国式祭衣,祭衣穿戴的先后顺序是领布、大白袍、圣索、领带、手带、祭披。
据藏族的丁耀华神父分享,常常是一个堂点到另一个堂点送弥撒,有时走一天都到不了,必须在半路歇脚,很多时野地露宿。即便能看到河对面的村寨,绕道过去几乎就得一天时间。
弥撒结束后,还跪在原来的位置,可能是要念完还没有完成的个人祈祷文,我对她十分敬佩,但对她了解很少。
仅一上午时间,书写条幅、对联、福字等100多幅,深受村民和教友的欢迎,大家约定圣诞节前再来会面。通过义诊活动,人们对天主教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一位白发苍苍的外教老奶奶,平时一提去医院检查就紧张。
因此除了上班,大部分时间都放在了朋友应酬上,或者忙碌于教堂事务,基本不顾及妻子,很少时间陪她,晚上妻子经常接到我的电话:今晚不回家了。通过学习,我明白了,妻子应占据我生命中的优先位置。
“一年级学生可以在4个月内学完欧几里德著作的前4卷,用一个半月的时间学习实用算术,用两个半月的时间学习行星的运动原理,用两个月的时间学习地理,假如时间还有余的话,他们还可以学习欧几里德的第5和第6卷。
问:教宗已经接见过许多参加他就任弥撒的大公运动代表﹐各基督教派间的关系似乎散发一股乐观与希望的清新气息。您认为﹐教宗对牧职内容优先看重的项目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