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父也需要我们的关爱
2015-07-02 10:34:48 作者:宋云 来源:《信德报》2015年6月25日,24期(总第634期)
度奉献生活者,是上主花园中最漂亮的花朵,美丽而芬芳。司铎,被称为“基督第二”,甘愿奉献自己,自愿选择了独身生活,只是为了全身心地服务教会。
但是,神父荣耀的身份背后,有许多不为人知的辛勤付出,甚至为了信仰献出生命。
大概有不少人知道圣若望·臬波谟神父,他是14世纪一位波希米亚皇后的听告解神父,当时国王多疑,怀疑皇后有不轨行为,便强迫神父把皇后所告之罪说出。神父坚拒了,于是国王将神父拘禁狱中,威逼利诱,用尽各种方法,但均失败。最后丧心病狂的国王把神父装入一个大皮囊内,拴上一块大石,投入河中。国王以为如此杀人灭迹,谁也不知道。谁知,当晚皮囊浮起来,神父遗体四周满被光彩,伴着天使们的歌声。因此民众得以用最光荣的仪式,把神父的遗体埋葬。1729年臬波谟神父殉道四百周年纪念,教会将其列入圣品,人们发现他的尸骨中,舌头仍鲜润如生。神父为了告解圣事的神圣,竟然无惧死亡,让人充满敬意。
在中国藏地,仅有几位年轻的藏族神父,为西藏、四川、云南三地交界的万余名藏族教友服务,这片地广人稀的高原地带,交通不便。
十多年前,听神父说过一件事,有一次神父接到一封邀请函,外地一位修士圣神父,请他前往参礼,一看晋铎日期,早过了半个多月,信件走了足足两个多月。好在今日的藏区,手机和网络慢慢也普及了,与外界的联系方便顺畅了。近几年,到藏区旅游朝圣的教友越来越多,他们一致的感受是当地神父的牧灵太不易了。当地山高路险,沟深水急,教友居住又很分散。据藏族的丁耀华神父分享,常常是一个堂点到另一个堂点送弥撒,有时走一天都到不了,必须在半路歇脚,很多时野地露宿。即便能看到河对面的村寨,绕道过去几乎就得一天时间。神父说,好几次赶急出终傅,差点儿坠落山涧,全赖天主助佑才幸免于难。但为了教友的灵魂需要,几位神父无怨无悔默默无闻地奔波在这片土地上。
二十多年前,一位刚晋铎的神父被分配到塞外一个有上千教友的堂区,这地方风大土薄,十年九旱,农民收入微薄。一年只有可怜的几百元弥撒献仪,连堂里的煤水电都不够。每年入冬之前神父都会到较富裕的堂区找神父讨些钱,买教堂用的过冬煤,顺便也不忘为贫困教友讨些哀矜买些米面。神父每天5点起床做早弥撒,农闲时给教友讲道理,假期给孩子们办班开圣体、坚振。为了自养,神父开始到草滩上掰蘑菇、挖药材,后来又养羊、养牛,不用教友一分钱,硬是盖起了一座新教堂。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堂区的男人们都到城里打工了,孩子们也到城里念小学、中学甚至大学,村里只剩些孤寡老人,很多人劝神父离开,但神父说,即使还有一个教友他都不会放弃!
神父们为了照顾教友,真的做了太多太多的奉献和牺牲,那么看看我们教友怎么对待神父的吧。
某城市堂口,进行过一次百人的抽样调查。
“对神父的认识”一项,答案让许多人感到惊讶,知道本堂神父名字的教友只有可怜的6人,知道神父姓的也只有35人,即是说有一半多的教友对神父不了解。
“接触神父的方式”一项,除了圣事需求外,很少有其他的选项。
“对神父有过哪些实质性的帮助”一项,答案五花八门,其中求过弥撒的有27人(弥撒献仪姑且算作一种帮助),给过神父钱、买过衣物的5人,请神父吃过饭的仅有1人。
仅以上几个调查,就足以说明教友们对神职人员关心照顾的多么不够。
神父是我们灵魂的父亲,他们一心一意无私地为我们教友服务,那么我们不妨以爱还爱,以心体心,试着献给神父一个微笑,送上一句真诚的问候,给予不拘金钱、物品等一个实实在在的支持吧。
愿主降福度奉献生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