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文主教下乡去一个堂口给孩子们行坚振礼,赵神父的父亲有事未能随行,于是赵神父便和文主教一起去了,赵神父说:在路上文主教没有说一句闲话,而是不停地诵念玫瑰经,他那份虔诚的表情,让我深受感动。
堂口会长王胜福对“信德”说。
主教爱教会胜过自己,堂口的发展胜过自己的需要。常存款神父说:“主教从不介意穿别人送的衣服,甚至袜子都有了破洞也舍不得扔掉。”谈到一日三餐,宗主教说:“他们给我啥,我吃啥,只要能入口的我都吃。”
在离他家不远处的一个大坡,大约十分钟左右就到沟底,在那里有圣尼阁老曾经隐修的小木屋,至今仍保存的非常完好。圣人就是在这所很狭小的木屋里隐修了几十年。
主教和神父们一样,都不可避免地会受制于人性的局限性,我们应该通过有效的沟通来避免可能会有的成见与偏见。我也很清楚地知道,在一些做法和一些事情上,我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这是不可避免的。
随着社会的急剧变化,今天的天主教堂,特别是那些老堂口,已经给人们做出了宗教信仰将进入“历史博物馆”的广告。你看进教堂的人很少,并且大多是老年人…… 由是,教宗若望?
一度荒凉的堂口在李神父的带动下活跃了起来,教友们那即将熄灭的信仰之火又重新燃烧起来。
这里只有几间旧教堂,教友没几个,年轻人外出打工,教堂内不见人影,平时只有三五个年迈的老人进堂参与弥撒,主日天也就三十人左右,没有大堂口的隆重礼仪,没有年轻人朝气蓬勃的氛围。
就这样,年轻人愿意来教堂了,堂口的气氛也活跃起来了。
爷爷当时是会长,凡是有神父、修士、修女去他们堂口,都是他家接待。爷爷喜欢读圣经,经常把圣经故事制成卡片让孙儿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