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大爱去温暖世界
2013-02-05 09:51:40 作者:曾敏/文 若瑟之家孤儿院/图 来源:中国民族报
——陕西凤翔南六冢若瑟之家孤儿院侧记
印度德肋撒修女的身影,仿佛出现在广袤的关中平原上。在孤儿院的暖气锅炉旁,凛冽的寒风中,一位修女正在把大铲大铲的煤投进忽忽作响的锅炉中,额上沁出汗珠。一位女性充当锅炉工,让人感动不已。在温暖如春的幼儿厅,学前班的孩子们追逐嬉戏,忽然传来哭声,“姑姑,她打我”,“乖!不哭,她和你玩呢”,修女们亲昵地把孩子揽在怀里,俯身轻轻地为她拭去挂在面颊上的泪珠。
不是母亲胜似母亲
这是坐落在陕西宝鸡市凤翔县唐村乡南六冢村的若瑟之家孤儿院,在这里服务的是天主教西安耶稣圣心会的修女们。人们习惯叫它南六冢孤儿院。
2007年以来,南六冢孤儿院有近30名残疾婴儿和儿童。他们因着残疾,被父母丢弃在教堂门外,由天主教的神父或教友送来。这些婴儿都有从治病到康复的漫长之路,有的婴儿一年住8个月医院,可以说是在医院长大的。
2007年,凤翔县陈村的一位教友,在桥下拣到一个出生仅一个月左右的女婴,高兴地抱回家。然而,婴儿三四天不吃也不哭,只有微弱的气息。妻子便让他把孩子抱到了南六冢孤儿院,孤儿院给她起名苏婷(文中孤儿姓名均为化名,作者注)。杨巧红修女用针管把牛奶送到她嘴里,以维持微弱的生命,然后将她送往凤翔县医院。医院查不出病,只说婴儿营养不良,叮嘱给她吸氧气。每周,孤儿院王勤惠院长都要骑自行车跑县医院买回几袋氧气。后来,医院知道是孤儿院的婴儿,氧气不收费。半年后,孩子有所好转。
苏婷3岁时,宝鸡市妇幼保健院查出她脑瘫,要求每年住院3个月做康复治疗,孤儿院安排了王冬桂修女专职护理,康复治疗一做就是3年。在医院,每到吃饭时,王修女买一碗面条要先喂苏婷,剩下的自己吃,然后再啃一个冷馒头或泡一袋方便面。她对苏婷无微不至的照顾,感动了医护人员,护士长禁不住问她:“这是你的孙女吗?她的妈妈怎么不来替换你?”当得知王冬桂是修女、苏婷是孤儿时,医护人员大为感动!
无独有偶,专门负责照管婴儿的路亚红修女,发现一名婴儿头上长了一个大包,就和王院长将婴儿抱到宝鸡市中心医院检查,婴儿被诊断为脑脊膜鼓出。手术后,3位护士轮换着扎不进针,叫来另一位护士,扎了两次还是扎不进去。婴儿哭,路修女也跟着心疼地哭,护士们感动地说:“别的妇女对自己的娃都没有那么爱,天主教的修女真是好人哪!”
修女在为孩子洗脸
“你们对我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个所做的,就是对我做的”
“爱人如己”是基督的教导,也是修女们收养孩子和办院的宗旨。孤儿院的创始人牛亚琴修女这样教育年轻修女:“爱是真实的,是行动,不是口号。耶稣说:‘你们对我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个所做的,就是对我做的(玛窦福音25:40)’我们在这些残疾婴儿身上看到了耶稣,爱他们、为他们付出,就是爱耶稣、为耶稣付出。”
2001年9月的一天,早晨6点钟就开始进教堂的牛修女,开门看见地上爬着一个女孩,旁边的包袱中有一张纸条:“1992年生,我放心天主教的人。”女孩不会说话也不会用手拿东西,只能用嘴吞吃。2005年,孤儿院送她到北京治疗,确诊为脑瘫。因为她大小便失禁,孤儿院便订做了一辆小车,让她终年穿着开裆裤,每天坐在车里,在车上大小便,晚上抱到床上睡。2001年至今,管护修女由董金萍到强小引再到王冬桂换了3任,每天按时喂饭、擦屁股,夏天每天洗一次澡,12年如一日,从未间断。
病势稍轻的脑瘫病人还有两名,都坐在各自的小车上,修女们照顾倒尿、倒屎,夏天每天洗澡。她们默默地做着这一切,毫不厌倦,毫无畏难之情。
孤儿院的残疾婴儿康复后,院方会选择周围合适的自愿者家庭领养,使孩子们有一个幸福的归宿。2000年之前,被遗弃的婴儿多是女婴,残疾者很少,全数被自愿者家庭领养。近十多年,被遗弃的全是残疾婴儿。在这些残婴和残疾儿童中,有唇腭裂的9人,都要做两次甚至三四次手术,才能治愈。10多年来,修女们先后20多次从香港明爱基金会等慈善机构申请单项经费,远赴西安、渭南、平凉等地医院为这些孩子医治。常期在医院陪护患儿,成了她们的“固定工作”,其中的艰辛难以尽述。2002年,有人给孤儿院送来一名唇腭裂婴儿,孤儿院为她起名苏华。为给苏华治病,修女们费尽周折,从西安天主教服务中心争取到资金,4次到西安西京医院给她做手术,终于使她的嘴唇彻底冶愈。现在苏华读三年级,是孤儿院快乐的小天使。今年10岁的苏昊,是2002年拣到的左脚向后长的男婴,直到3岁,仍然爬着“走”,站不起来,被诊断为“马蹄足”。修女们先后3次申请专项资金,领苏昊到富平专冶“马蹄足”的医院先后做了3次手术。如今,活蹦乱跳的苏昊已是三年级的学生了。
志愿者带孩子做游戏
“来跟随我”
1921年3月,牛雅琴修女出生在湖北省老河口市牛岗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里。两岁时,湖北闹饥荒,父母领她们姊妹二人逃荒到陕西朝邑县。8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她进了大荔县天主堂保赤会(孤儿院)。16岁时,进西安耶稣圣心会望会,继续读书至高中毕业。1949年,她成为耶稣圣心会修女。西安解放后,修会解散,她四处漂泊,居无定所。在颠沛流离的10年间,她教过书,做过裁缝,进过收容所。后经神父介绍到凤翔县东部民风淳厚、基督信仰虔诚的宋家村做裁缝维持生计。
苦难身世铸造了牛修女不畏磨难的顽强个性,多年的修会生活打造了她坚实的灵魂基础。一个铿锵的声音时常在她耳边响起,那是天主的召叫:“来跟随我!”(玛窦福音4:19)。
上世纪80年代初,牛修女办起了望会院。1995年,望会院成为修女院。一天早晨,牛修女在教堂门口的碾盘上拣回一个女婴,几天后又拣回一个。牛修女说:“我原是孤儿,最了解她们的苦衷,她们是鲜活的生命啊!”
此后,婴儿越来越多,喂养成了大问题。牛修女戴顶草帽,顶着烈日,提着塑料桶,往返几里路在教友家中讨羊奶,一天三次到河边洗尿布。年轻修女被深深感动了,也纷纷投入到照顾婴儿的工作中。
1996年,婴儿增至21人,是孤儿院最艰苦的时期。为了贴补费用,牛修女重操旧业,做起了裁缝,又在承包地栽葡萄,还养了羊和猪,用所有的钱买奶粉。实在不足时,就到处乞讨,21个婴儿一个也没有饿着。宋家村地处偏僻,为解决婴儿看病路远的问题,牛修女请善心教友捐助,买了一辆三轮车,又督促李亚莲学会了开车。这年冬天的一天,3个婴儿同时生病,村医疗站束手无策。晚上10点,孤儿院李亚莲修女开摩托车把病儿送往岐山县医院,挂完吊瓶直到凌晨两点才回到宋家村。
后来,村边小河遭上游工业污染,宋家村整体搬迁至二道塬上,孤儿院修女陷于困境。凤翔教区李镜锋主教临危出面,在南六冢堂口院子修建平房5间供孤儿院使用,2004年5月,孤儿院迁至南六冢。
然而新居拥挤不堪,善心人士方武、李崇信、李国宾等慷慨解囊,捐资修建了600多平方米的两层标准化康复大楼。2005年,孤儿院搬进宽大的楼房,不再为住宿困扰。多年来,天主教西安社会服务办和天主教上海社会服务中心大力支持孤儿院的医疗和日常运作,加之善心人士和组织的捐赠,浇灌了这朵爱的奇葩,彰显了天主教的真善美。
修女给孩子上音乐课
“爱,直到受伤”
学龄儿童厅里赫然写着修女们的服务理念:“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这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搬迁后上幼儿园和上小学的孩子共10多名,孤儿院到学校和幼儿园都是1.5公里,还要穿过一条车流如梭的大马路。每天,修女们都要护送孩子上学,接孩子回家。每逢雨天,多数修女要一起出动,帮着打伞、背学前班的孩子,护送上小学的孩子。近两年,善心人士捐资买了一辆面包车,孤儿院王院长派两名修女学会了开车,用车接送孩子上学,不仅孩子们安全,修女们的负担也减轻了。
入学的残疾儿童因住院耽误,学业普遍跟不上班上其他孩子,辅导功课往往成了陪护学龄儿童修女们的主要职责。为了辅导好功课,修女们常常自己先学,有时到学校陪着孩子听课。
除常规功课,修女们还引导孩子们参加兴趣班,学习拉丁舞、电子琴、绘画、唱歌等。现在,每当联欢活动,孩子们的舞跳得很专业。2010年,男生苏涛还在西安举办的“陕西春苗计划”演出中获一等奖。
近几年,每年都有不少慕名前来慰问的善心人士发问:这些孩子都好好的,怎么看不出是残疾呢?在他们的想象中,孤儿们的身体应该不算好。康复到目前的程度,背后凝结了修女们多少心血和汗水!
婴儿患病期间,管护修女晚上轮流值班,通宵达旦,上着闹钟按时喂乳,修女们没有睡过囫囵觉。端着饭碗打盹早已是见怪不怪的现象。
有的残疾婴儿随时大小便,也有的残疾儿童到处洒饭。为了让孩子们穿着整洁,修女们常常大堆大堆地洗衣服,洗床单、被褥,建院至今已用坏了10多台洗衣机。
为了节约开支,修女常为孩子们缝缝补补,用烙铁修补凉鞋。灯泡坏了,修女们架上梯子自己换,线路故障自己修。南六冢村没有自来水,修建孤儿院时曾打了一口30多米的深水井,水泵坏了,也是修女们自己用细钢丝绳把泵从井里拉出来,再把备用泵放下去。没有下水道,修女们把生活污水、洗衣服的脏水一桶一桶抬出去倒掉。
在这里服务的修女多数腰椎损伤,第二任院长王勤惠积劳成疾,浑身是病。
曾获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的印度德肋撒修女有一句名言:“爱,直到受伤”。这不正是在凤翔南六冢孤儿院服务的耶稣圣心会修女们的真实写照吗?
修女在医院陪护孩子
宝鸡被感动了
西安耶稣圣心会修女们的爱心付出感动了整个宝鸡市。首先被感动的是与孤儿院接触最多的宝鸡市3所大医院。2009年11月,宝鸡市妇幼保健院在其门诊大楼前举行捐赠仪式,向南六冢孤儿院捐赠5000元和27套儿童棉衣,承诺今后为孤儿们每年免费体检两次,优先就医并减免部分医疗费,并承诺不定期捐赠。
宝鸡市妇幼保健院、宝鸡市人民医院、宝鸡市中心医院的医生、护士都认识孤儿院的修女,每当修女带孤儿就医,医生、护士都点头致意,亲切问候。一般病人先交钱后住院,孤儿院的孤儿有钱没钱先住院,往往康复出院后等账上有钱才结账,每次,还要免去部分费用。
凤翔县一位在外地经营的小老板,从网上看到家乡办了孤儿院,很兴奋,委托朋友去证实,当证明确有其事时,又委托朋友为孤儿院送去一汽车煤。
孤儿院楼房装修期间,一次修女雇三轮车从县城拉装修材料,因材料太多,运费比平时多要5元。车主到孤儿院一看,被感动了,一分钱的运费都不收。车主第二天带全家到孤儿院参观,并教育孩子,长大要做好人,像阿姨一样。
孤儿院的事迹不胫而走,大批人员到孤儿院慰问。他们带着礼品,顾不上休息、喝水,一来就干活,小憩时抱孩子、亲孩子,干完活便走。粗略估计,多年来到孤儿院慰问的超过数万人。
暑期,义工们蜂拥而来,有的是来自西安、宝鸡、渭南的教友,更多的是大学生。他们主动做家教,为孩子们辅导功课,教孩子们跳舞、唱歌、弹电子琴,有时也教修女们学电脑。
修女们的善举,也感动了其他宗教的教徒。凤翔、宝鸡的基督新教朋友,到孤儿院慰问后对修女们说:“你们是耶稣真心的门徒。”凤翔灵山旅游区的释慈法师,2008年10月带佛教徒和尼姑前来慰问,对每位修女逐一深鞠躬,说:“你们就是活菩萨。”从此以后,他们每年到孤儿院定期慰问3次。释慈法师对给他拆洗被褥的女信徒说:“不要为我拆洗,修女是活菩萨,去给她们服务。”最近几年,每年春节前,都有一二十名佛教徒来为孤儿院洗洗涮涮,擦玻璃,打扫卫生。
各级政府也被感动了。2004年之后,唐村乡政府,市、县民政、宗教局、政协、残联等政府部门每年数次慰问,带礼品拜年。凤翔县残联主席李刚说:“你们太伟大了,你们替社会办了事。”
西安教区的党明彦主教,凤翔教区的李镜锋主教从孤儿院创建至今,一直对孤儿院给予大力支持,曾多次到院视察,关怀鼓励。李主教专门安排教区的一名神父做孤儿院的联络员,协助院长解决孤儿院棘手的难题。兰考“1·4”火灾事件之后,李主教要求孤儿院排查隐患,堵塞漏洞,把工作做好,并向当地政府表态,欢迎政府检查、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