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以三个基督徒群体特征看当今中国教会
2012-02-23

克曼(DavidAikman)早在2003年就声称,在中国基督徒与天主教徒合计有8000万之多。毫无疑问,这些数字中猜测的成分多于科学统计,并不足为信。

“谨慎地勇往直前”:教宗方济各与在印度尼西亚、东帝汶和新加坡的耶稣会士会谈
2024-09-25

再看看方济各·沙勿(FrancescoSaverio)、利玛窦(MatteoRicci)和其他许多耶稣会士的一生:之所以能够前进,是因为他们的祈祷精神。

耕心田,耕农田
2017-03-30

天福园建在因现代化学农业略呈荒漠化的平原上。为了恢复大地生机,需要恢复生物多样性。

对司铎身份的定位与铎职反省
2019-05-21

大圣额我教宗说:“读圣经的最终目的是如何透过主的说话,去认识他的心。”  圣神准备人心去聆听,赐给人接受圣言的能力及渴望。所以说没有圣神,圣言便没有效力,更谈不上内在化和由此而来的行动。

让一部分人在中国先信仰起来——关于中国文化的“信仰困局”
2015-05-10

况,以儒为教,也实在没有什么可以称颂之处。汉代独尊儒教,结果却是近四百年的魏晋南北朝的大动乱;同样是在西方的基督教崛起的年代,中国宋朝的理学导致的亡国,明朝的理学导致的还是亡国。

特稿:谈基督信仰在婚姻生活中的重要性
2015-11-03

10月5日上午,世界主教会议第14届常规会议总发人艾尔多(PeterErdö)枢机在第一次大会上作开场报告,谈及家庭的挑战、圣召和使命。

沈斌主教专访:上海主教的使命与愿景(下)
2023-10-26

那年10月,我们有两个出访团同时在罗马,一个团参加世界主教会议,我带另一个团参圣艾智德团体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召开的世界和平祈祷大会。记得那天我们五个中国主教在梵蒂冈圣伯多禄广场相聚,并留下珍贵的合影。

第三个千年黎明 中国青年司铎面临的挑战及任务
2019-05-21

传教方面16至17世纪是公教会历史上福传的最佳时期之一,比如传教大主保方济各沙勿在印度曾经一天为数千人付洗。学者们认为,第三个千年黎明的标志,不再是宗教迫害,也不是什么神学性的争论和分裂。

教宗方济各宗座牧函:奉献生活年致所有度奉献生活者
2015-01-04

如果没有圣本笃和圣巴西略,没有圣奥思定和圣伯尔纳多,没有圣方济各和圣多明我,没有圣依纳爵和圣女大德兰,没有圣安琪拉和圣味增爵,教会将会成为什么呢?

宗座牧函:奉献生活年致所有度奉献生活者
2015-01-02

如果没有圣本笃和圣巴西略,没有圣奥思定和圣伯尔纳多,没有圣方济各和圣多明我,没有圣依纳爵和圣女大德兰,没有圣安琪拉和圣味增爵,教会将会成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