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8年2月7日,传教团终于进入北京,对中国历史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
1621年5月5日,邓玉函与另一位葡萄牙传教士一起踏上了中国的土地,先入广东,后辗转江西、杭州、南京,终于1623年到达北京。在杭州期间,邓玉函完成了《泰西人身说概》一书。书分两卷。
早年村有几位热心教友每年两次步行上北京(600公里)赶瞻礼,提前12天起身,年年不断,因家里穷买不起饭,便由太太烙好煎饼背在身上。自从济南有了驻堂神父才慢慢停止远程跋涉。
熙笃会士来到中国的时间是1883年(清光绪九年),初来者是厄弗冷(Ephrem)神父及一位会士,选定的会院地点是河北省涿鹿县杨家坪,一个距北京“二日路程”的村庄。
从内蒙古莽原到闽西山地,从北京周边到秦陕高原,他多年跋涉,横亘中国大江南北,而最为卓著的经历,就是在四川宝兴天主堂任神父期间对大量植物及其生态的科学描述。
田耕莘枢机主教就任北京教区总主教后,把几位辅大毕业的神父,调入教区小修院进行修院教育改革,设置全部中学课程,与教内学课齐头并进,并改名为耕莘中学,向教育局申请备案,修生毕业时领取文凭。
温洲教区叫“一带一”福传,北京南堂叫“1十1”福传,效果都很好,是值得推广的成功经验。
最近,透过一位修女的热心推介和本港圣云仙会的爱心回应,一位北京离婚孕妇不但能抵港获得医院的医疗,而且她的双胞胎亦顺利诞生。
这是中国公司中兴建设为内罗毕建造的项目,是近年来随着北京在非洲影响力不断扩大,中国建筑公司赢得的众多教堂合同之一。
她多次赴北京、上海、保定、沧州及香港、台湾等地的图书馆和档案馆,收集了大量有价值的档案资料、教会文献资料、地方志及报刊杂志资料,并赴各地调查访问,收集了一些宝贵的口述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