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孩子们生活不规律,一天24小时需要陪,高强度的劳动使这些贞女们大都落下了腰椎的毛病。正像墙上锦旗上所写:“慈爱之心胜若父母”。
探究盖茨“宗教的满足”深层原因,我想这主要来自他对基督信仰的财富观,按照这一观念,上主最伟大的管理者,创造了世界万物,制定了规律,然后把一切交给人代管,但最终还要归于上主。
这两篇里,孟子说了同样的话,讲他发现的一个历史大规律,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孟子说,从尧舜到商汤有500年左右,从商汤到文王大约500年,从文王到孔子大约也是500年。
再者,成为本堂神父之后,生活是极为不规律的。有时候,一天的工作所耗费的精力需要好几天才能补充回来。
简而言之,神修生活就是遵照圣宠及本性的规律,按照完全献身于天主的动机,利用有效的工作、有计划的修练、有意识地发展在我们之内的信、望、爱三德的生活。
他们的传授缺乏权威,(玛7:29)他们只传授人的规律,(玛15:8)多次与天主的诫命冲突(玛15:3)。正是为了个这缘故他们与法利塞人常留心寻衅控告耶稣(路6:7;11:53-54;若8:3-6)。
如果教会的发展合乎事物的运动规律,持续快速发展就顺理成章。在这方面,人的因素相当关键,因为天主把世界交给了人类来管理。
中国的传统文化总是引人归向事物的宗旨,不离万物顺时应天之规律。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贤良方正”四个字便可回答一切。
凡事总有限度,一旦过度,必受惩罚,这是朴素的人生哲学,也是自然界的规律。毫无疑问,贫富与欲望,依然是当今世界的主要矛盾。
我们在面对自己生命和灵修的成长时,在培育孩子们的成长中,在接受他人的生命经历时,也要学习天主对待我们的耐心和谨慎,尊重成长的规律和他人生命的尊严,以及尊重天主对人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