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教宗方济各2024年5月8日公开接见教理讲授
2024-05-15

“望德是超性的德行,借此望德我们期盼天国和永生,视之为我们的幸福;我们所信靠的是基督的许诺,所依赖的不是我们自己的力量,而是圣神恩宠的助佑"(《天主教教理》,1817号)。

教宗方济各2025年2月9日弥撒讲道
2025-02-21

耶稣看到,耶稣上船,耶稣坐下,耶稣担心的不是给群众展示自己的形象,不是按照他使命的行程表执行一种任务;相反,他常把与他人会面,关系,担忧那些劳苦者和常因心灵沉重而跌倒、失去希望者看成是第一位的。

教宗方济各2024年12月11日公开接见教理讲授
2024-12-17

但是,期待基督的最后来临不是唯一的一个期待,还期盼祂在教会现世朝圣旅程的处境中继续来临。当圣神驱使教会,向耶稣呼喊“请来!”时,教会首先想到的就是这次来临。“请来临”、“主啊,请来临!”

教宗批准公开敬礼梅久戈耶圣母
2024-09-24

“来到梅久戈耶的人们尤其为更新他们的信仰生活,而不是为特别的请求”。文件也写道,照顾孤儿、吸毒者、残障者的爱德工作也兴起了,来此地朝圣的也有东正教信友和穆斯林。

教宗劝勉主教:帮助教会在团结中成长
2025-06-27

但正是在这些时刻,最能彰显出我们信仰与希望的来源不是我们自己,而是出自天主。”希望见证人的特质接着,教宗列举出主教是希望见证人的几个特质。

读经释义:圣伯多禄及圣保禄宗徒(节日)
2025-06-29

教会的祈祷:面对迫害,教会的第一反应不是恐惧或绝望,而是祈祷!祈祷是教会最强有力的武器,也是信仰的核心。灵修启示:祈祷不仅仅是言语的表达,而是对天主的完全交托。

读经释义:常年期第二十二主日(丙年)
2025-08-29

灵修意义:这段经文是在说:你们基督徒的信仰不是停留在恐惧、距离与形式上的宗教生活。西乃山代表的是旧约的法律精神、恐惧与距离。

尊重生命 让爱延续
2013-04-12

但是一般人都会觉得最好用别人的尸体,而不是用我的。所以很多医学院很难找到足够的尸体用于教学研究。针对这个困难,我想,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引人成圣的美好的真福八端
2016-02-19

在圣经上我们见到的,至少有伯多禄这个例子,在他三次不认主的时候,福音记载耶稣回过头来望他一望,我想耶稣不是瞪他一眼,而是以慈爱的目光望着他,这样,伯多禄便按捺不住,福音说他立刻走出去痛哭。看!

告别控制和完美主义
2016-07-25

下班回家的路上,我们就可以这样祈祷,主啊,求你帮助我做一个仆人,回到家里不是准备接受服侍,而是即将开始服侍,服侍我的家人,求你帮助我不把工作当中的疲累、沮丧、自怜、自义带进家门,免得一回家就被一点小事激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