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下的圣经章节中,欧瑟亚先知给了我们一个很美的例子来表达天主的爱,先知将之比拟为父亲对孩子的爱:「当以色列尚在童年时,我就爱了他;从在埃及时,我就召叫他为我的儿子。
14罗勃·埃斯柏格(RobertEllsberg):《灵修大师的幸福八堂课》,光启文化事业,2009年4月初版,172页。
《孔子家语》中还记载了孔子对以祖先配祭上帝的说明如下:定公问于孔子曰:古之帝王必郊祀其祖以配天,何也?孔子对曰:万物本于天,人本乎祖,郊之祭也,大报本反始也,故以配上帝。
1987年赵江勤自己去安古巷教堂找到了武而文神父,请求他为自己付了洗。虽然领了洗,但这时的他,道理懂得还不是太多,认识天主也不深刻,偶尔去一次教堂,可以说,还谈不上是一名热心教友。
这类最接近耶稣时代的故事,要算第一世纪后期的罗马历史学家苏埃托尼乌斯(Suetonius)记载的凯撒·奥古斯都了,他死于公元14年。
(若十九:39-40)殓布的来历殓布早期的传说是宗徒把它带去土耳其的埃德萨(Edessa)便不知下落,直到944年由拜占庭君王派军队把殓布带到君士坦丁堡,1204年欧洲取到法国。
而且,不管您多忙多累,您从未耽误过早晚功课,一直到您生命的最后几年,您腿疼得进不了教堂了,就自己在家里念经,每当女儿回来看您时,常看到您跪在床上念经,有时是念玫瑰经,有时是在拜苦路,有时候是在读《古经大略
所谓仁爱之道、忠恕之道、中庸之道,这些都是天主借古圣人启示给我们的金科玉律,都属于盟约的内容,丝毫违犯不得。否则国无宁日,民无幸福,社会失去和谐平衡,天下大乱。
学者们普遍都接受观点:西方文化及其价值观念主要有三个来源,古希腊哲学、古希伯来人的宗教、古罗马的法律,正是基督宗教将这三种不同的文化因素包摄于内,构筑起西方文化的庞大体系(请参阅唐逸:《基督教史》,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属吏唤人排马去,觉来身在古梁州。”落款时间也是二十一日。当时的元稹果然到达梁州的褒城,白居易预估的不错。当白氏兄弟及好友饮游时,想必恰值身在梁州的元微之已在睡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