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晚祷后,主教说:我很少回家,今天我陪妈。我以为母亲会拒绝,没想到母亲说:你们都回去吧,今晚就让主教陪吧!
这才是醒悟,但醒悟还不够,还要经常祈祷,今天的圣经告诉我们应该时时醒悟、时时祈祷,只有这样,将来我们才能问心无愧地站立在人子面前。耶稣要我们时时警醒。
在圣周五的这一天,人子也「照样被举起来,使凡信的人,在祂内得永生」(参阅:若三14-15)。
在今天的第二篇读经里,我们看到圣若望在一个主日(纪念主复活的日子),从复活的「人子」接受书写圣经的灵感,把所要看见和听到的写下来,寄给七个教会(「七」在圣经中是一个神秘数字,可以指「很多」,亦即「全部的
理解这一点并不难,难的是他似乎把它看作一种必然:“人子必须受许多苦”(路9:22)。在福音中其他地方,“必须”一词表示天主的计划或设想(例如,路2:49;24:44)。当然,耶稣的被钉十字架已是事实。
今天,耶稣向你们每一位重复:人子不是来受服事,而是来服事人,并交出自己的性命,为大众作赎价(谷10,45)。这就是必须引导你们的服务的理想”。
祂告诉我们:「人子不是来受服侍,而是服侍人,并交出自己的生命,为大众作赎价。」(玛二十28)最后,祂在十字架上,献出自己的生命,完成了救赎世人的使命。让我们在日常生活小节上常体现耶稣的服务精神。
陈水星真可说是将为人子者的责任与孝道发挥得淋漓尽致而至善至美,值得所有的人反思与仿效。
耶稣对他们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这些跟随我的人,在重生的世代,人子坐在自己光荣的宝座上时,你们也要坐在十二宝座上,审判以色列十二支派,并且,凡为我的名,舍弃了房屋、或兄弟、或姊妹、或父亲、或母亲、或妻子
第二篇读经取自马尔谷福音第十章三十二节至四十五节,内容记载耶稣向宗徒们三次预言自己将受难并复活,而且提醒他们:谁若愿意在众人中为首,就该作众人的奴仆,因为人子不是来受服事,而是来服事人,并交出自己的性命为大众作赎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