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克胜冷漠,关怀近人
2017-01-29

1645年12月,他将自己精心编纂的总计100卷的《西洋新法历书》进呈清朝,刊刻印行,通行全国。这套书从此成为每年编制历书和各种天文推步的依据,直至今天也是中国编制农历的基础。

有关哥白尼的历史真相
2014-09-18

《崇祯历书》:公元1629年,由徐光启和天主教耶稣会士汤若望神父、罗雅谷神父等开始编订,历时五年完成,其中广泛介绍了哥白尼、第谷、伽利略、开普勒等人的天文数据及科学成果。

为什么徐光启墓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0-09-08

开始主编《崇祯历书》。共有一百三十多卷。1633年,徐光启晋升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11月8日,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72岁。谥号文定。因徐光启清寒如洗,崇祯帝赐银办丧事。

弥撒经书总论 附录一 主教团关于弥撒礼规的一些规定
2023-01-31

[153]参看《礼仪年及历书总则》(NormaeUniversalesdeAnnoliturgicoetdeCalendario),nn.48-51;圣礼部,《专用历书训令》(Calendariaoparticularia

科学为传教服务的光辉典型
2002-06-19

你从辽阔的中华帝国,给我们送来两份非常宝贵的礼物,即译成中文罗马弥撒经本,和按照你的方式编写而成,专供这个国家的人民使用的天文历书

徐光启:历史给明朝的最后一个机会(上)
2011-03-03

《崇祯历书》是最大成就徐光启的户口本,如果只有英文名和信仰这两条,也不会叫人那么咋舌,关键还有——学历:进士;职务: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  

清官徐光启
2006-01-25

他不仅留给我们《农政全书》、《崇祯历书》、《几何原本》、《徐氏庖言》等有形的精神财富,还留给我们忧国忧民、廉洁奉公等无形的精神财富。朱方济摘自2005年12月12日《新民晚报》(有删改)

南怀仁等耶稣会士学习满语考
2006-03-17

他在徐光启领导下,从事修历工作,曾是编订《崇祯历书》这部巨著的初期主持人,直至他于1630年5月11日去世为止。

虔诚敬主的徐阁老
2006-07-19

光启因阁务殷繁,对翻译历书,只能每天归寓后,在灯下详译,理其大纲,订其繁节。崇祯六年(1633),光启升太子太保,兼文渊阁大学士。因日夜忙碌,于年秋间一病不起。

回望利、徐之交:重温大国的气度和开放情怀
2010-06-17

“不仅是几何,徐光启还借助西方科技,复兴工程技术,兴修水利,引种番薯,制定《崇祯历书》。”李天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