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压力形成的“对与错的标准”就像海浪的泡沫,在流行的生活方式中带动人赞成或反对,欢呼或谩骂,没有对与错的观念。群体压力以人多势众、法不责众等借口而扭曲“对与错”,为了一点点利益而是非颠倒。
家庭──作为反对“我们可以自己拯救自己”此一观念的第一个,也是最根本的论据——已成为个人主义文化的受害者之一。
他对他们说:“你们不要阻止......凡不反对我们的,就是倾向我们”(谷9:39-40)。我们要好好观察这两幕,梅瑟的那个场景和耶稣的那个,因为它们也关系到我们和基督徒生命。
20世纪末,无论你走到哪里,都可以看到单纯的物欲追求导致的许多社会问题: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信仰迷失、道德沦丧,吸毒、自杀等自残行为也急剧增加。人正在毁灭自己!这不是危言耸听。
自从感受到你美无绝伦时:我想起那些有信仰而不去度信仰生活的人,也就是从前的我:我在深深的替他们挽惜同时也在后悔被我浪费掉的主赐予我的美好时光,我们有这么好的依靠,不去依靠他,而是去寻找人间那些不可靠的假安慰
丈夫王自祥也没有反对,但他说:“虽然我没有反对,心里却很难割舍,我心里清楚,天主要的,我不能不给。”
因不太适合多次剖腹产,医生坚决反对,建议她尽快流产,亲友大都支持医生这一决定。妹妹平时是一个挺没主意的人,但是在这件事上很坚定,坚持要生下孩子。
你是不是应该说:‘天主,如果你不反对,让我先去清洁自己。’不仅我们的灵魂需要炼狱,即使出于公义也需要炼狱。我们损坏人家的东西,不仅要赔礼道歉,还要做出赔偿是不是?
关于教会译名问(朱喜乐神父,礼仪硕士,河北邯郸教区):在我们目前的感恩祭典中,翻译的圣人名字不太统一,有些老神父比较反对使用新名字,像雅妮、蓓蓓,我们怎么样去面对圣人名字的翻译?
而他们在这受物质主义、自我中心和个人主义影响的世界里,也成了「反对的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