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没有娘,所以小时候我就有一个愿望,等我长大有能力的时候,一定要收养照顾没有娘的孤儿。”这是陈文爱教友在2009年3月15日,接受邯郸电视台记者采访时所说的话。
她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她的愿望是成为一名传教士,而且她不仅想做几年的传教士,而是想做一辈子的传教士,甚至直到世界末日。
据记载,田嘉壁主教在祈祷中受大圣若瑟的默启,产生了创建中国籍修女会的愿望。一八七零年梵蒂冈大公会议讨论中国代牧问题时涉及了成立中国籍修女会的问题。
反之,拉匝禄虽满身疮痍、苦不堪言,他坐在富人的家门口,只希望能吃点桌上掉下来的碎屑,可惜连这点微不足道的愿望,他也无法满足,只有狗跑来舔他的疮痍!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若有不报,时间未到。
得到肯定后,我拿出准备好的圣水为爱人代洗,含泪拥抱了爱人,庆幸他在最后时刻灵魂得救,庆幸他终于成为天主的儿女,这也是我多年的愿望,却在这种特殊的时刻实现了,天主的安排真是意想不到。
全能的天主还能满足您“做最喜欢的事”的愿望吗?大家也都渴望再一次参与您亲自主持的祭献天主的大礼。看着您日渐衰老,这种奢望好像遥不可及!但在天主那里没有不可能的事。
一、树立好堂风做合格教友我们福传需要赢得非教友的敬佩、赞成、认可和接纳,如此才能让人信服我们,我们的宣讲才更有权威,所以我要求教友们首先遵守好天主十诫,圣教四规。
当时多亏常住老主教府的丁宗杰、陈云棠、梅乘骐、蔡良申、蒋润生、陈忻德、张鸿耕、沈振安、艾祖章等前辈神长,沈保智秘书长以及范富强和俞新华两位铎兄,还有时在教区不同机构服务的沈保义、卢树馨、朱兆庆、朱方济、
挚友王若瑟走完了自己爱主爱人的一生,并为周围的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我的人生路似乎还很长,王若瑟是我的榜样,与他相比,我很惭愧。
为了表示感谢之情,1938年9月,周围14个村的老百姓树立了这块碑。这14个村分别是小花园、扬驿铺、大花园、白塔、皮屯、前台、边村、冈郭屯、鲁屯、朱屯、文庄、樊庄、汪楼、沙岗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