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叹息道:“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论语·八佾)。然而,天主子耶稣基督不仅降生成人,走近被罪恶奴役的人们,更派遣祂的门徒们“做天主”。通过圣秩圣事,主耶稣委派自己召选的神父和主教“做天主”!
以原始儒家为例,傅斯年曾指出:特孔子所信之天命仍偏于宗教之成分为多。对此,余英时表示:这是一个坚实可信的结论。而从本文的角度看,这里宗教之成分为多,无疑也正是原始儒家更加贴近信仰的一个例证。
古往今来,从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到圣经《玛窦福音》的「你们愿意别人怎样待你,你们也要怎样待人」(玛17:2),不同地域、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不同文化的人们,说著大意相同的话。
我们的祭祖虽然最起始的意念是要追本求始,孔子t推崇祭祖是想通过此活动培养孝道,但是不可不承认今日的祭祀活动带有很浓的宗教味道和迷信色彩,有意无意要通过对祖先的祭拜以求得某种护庇和赐福。
贵州省天主教界举办的文化读书会活动,围绕“在茶香和拳法中遇见孔子”的主题,让“神长教友与传统文化爱好者齐聚,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宗教信仰交融”。
懂得为自己的契约买单,实质上是给自己的人格保险。 孔子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得黄金万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所谓的一诺千金,可是,究竟是在什么时候,我们整个民族失去了仅有的一点温存和诚信呢?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耶稣说己之所欲,施之于人(参路6:31)都非常美。所以在人性最基本需要的时候,它就是对等的。
孔子的教育思想,仁爱、孝敬,至今深入人心;孙中山的伟大人格,谁不佩服?耶稣和他们比,更伟大、更了不起。他改变了世界的命运,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他爱人是如此的深情。
在接下的一天半闭门会议中,米兰圣心大学孔子学院院长ElisaGiunipero和中国学者和国宗局官员讨论了中国化和本地化问题,当今教会的发展额我略大学历史学教授RobertoRegoli,梵蒂冈教会法专家
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对天敬之又敬,慎之又慎,他警告世人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论语》)仰望高天就是追寻崇高,在心灵根底竖起精神的宝座,把站立在大地上的血肉之躯与高天上的精神合而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