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十几天的学习排练,主日天,大学生们的乐队和唱经班给弥撒礼仪带来了惊喜。经过昝神父的悉心教授,唱出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不仅增加了弥撒的神圣性,且营造了令人举心向上的氛围。
请神父把这些写出来,以教育后人,激励青年,也可以做为慕道班或要理班的教材。现在我们南京教区办有《箴言》报,我一定向主编推荐您的文章。
如大赦善工为「私人祈祷」,则聋哑者可采用默祷或手语祈祷,或把有关祷文虔敬地看一遍,便已足够。
为了培养修士的服务与实践,复活节期间,培育团的神父们决定让神学班的修士到堂区帮忙过瞻礼,而我便是其中一位。短短的三天生活已经让我有了深刻的体验,在此我将看到的四个场景分享给大家。
1963年,一位叫玛莉·班尼的女孩写信给《芝加哥论坛报》,因为她实在搞不明白,为什么她帮妈妈把烤好的甜饼送到餐桌上,得到的只是一句好孩子的夸奖,而那个什么都不干,只知捣蛋的戴维(她的弟弟)
妻子蔡雪英更是热心,每天晚上全家念完经后,她自己还要独自祈祷,她是唱经班的一员,每周五来教堂学习唱歌。
《铎声》月刊于1940年左右,在北京创刊,后因战事停刊,十几年之后,改在新加坡发行,并由在罗马传信乌尔班大学任教的罗光蒙席任主编。
在湖北宜昌方济各堂的圣经班、歌咏团的课堂上,时时可见一个认真聆听、纵情高歌的忠实学员。
乐清本堂陆神父告诉“信德”:妇女们大都善解人意,且充满同情心,妇女的力量不容忽视,她们参与唱经班、晚餐厅祈祷、铜鼓队、新堂建设、史罗亚团体等,一直以来,她们都活跃在福传的前线。
坏的习惯改掉了,赌博戒掉了,跳舞不去了,家庭和睦了,邻里友好了,婆媳亲热了,取而代之的是过主日,望早弥撒,去医院、敬老院、贫困、患病家庭的走访,参与通功、圣屋等祈祷,参加各种教会的团体组织,乐队、唱经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