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特稿:生命因死亡而更显美丽和珍贵
2013-11-11

宿命论者直接劝说人们屈从命运的安排,就如著名的《沉思录》一书的作者马可•奥勒留曾形象地比喻为:人死……如演完一出戏,应当心平气和地退出舞台。

浅谈“孝道”在儒学中与圣经中的比较
2002-12-12

五浪子回头中的慈父  耶稣在对观福音中,围绕着天国的主题勾画出在天之父的形象,天主如慈父般地充满了爱和恻隐之心。浪子的比喻(路15:11-32)中的那位犹太老父亲殷切地期盼自己的爱子早日归来。

高夏芳修女与她的四本《真妙》
2006-08-15

然而,在天主眼中,她的形象可敬可亲,事迹可歌可泣。“受人称扬固然大快人心,但有什么能比受自己的造物主所欣赏更令人鼓舞?尤其是被他背后称赞更美,更妙。”

福传标兵郭元璋
2020-07-05

他在周围各县的人们心中,树立了一位在俗的使徒形象。笔者问他:“当时家境如此悲凉,经济如此拮据,是什么动力让您有如此高涨的福传热火?”“我是一位教友,应该尽自己的本分。”

隐秘的梦影神踪 之十五:梦与婚恋
2024-02-05

月老的形象常被塑造为一手挽着红线,一手携杖悬婚姻簿,童颜鹤发,奔驰于烟雾缭绕的大地人间。唐代李复言(约公元831年前后在世)的《续玄怪录·定婚店》中,就有关于月老工作的记载。

缅怀中国教会的朋友林慈华神父(下)
2022-09-12

虽然中国俗语说,盖棺定论,但留学生和朋友们都同意及希望纪念文章要将林神父的爱心贡献和美好形象通过文字展现出来,以资感恩纪念,至于其坎坷人生经验等不在本文范围。笔者才疏学浅,但已经尽力。

读经释义:基督圣体圣血节(丙年)
2025-06-25

他是圣经中首次出现的司祭形象,但他的背景、来历没有详细记载,因此他在《圣咏》及《希伯来书》中被视为“永远的司祭”,成为基督司祭职的象征(咏110:4,希5:6,7:1-17)。

天主教对移民问题的牧灵关怀
2025-05-06

好客的问题显然与亚巴郎的形象有关,他在玛姆勒的橡树旁欢迎了三位朝圣者(创18):“不要忘记好客;有些人在不知不觉中实行了好客,却接待了天使”(希13:2),这段经文再次揭示了天主以陌生人/朝圣者的身份显现自己时所带来的意外和无意识的惊喜

耶稣,牧者的楷模
2019-05-21

在旧约中将牧羊人和羊群比喻成上主和以色列子民的形象归功于以色列人的早期游牧和半游牧生涯的结果。生活在沙漠中的以色列民族给了他们一个非常深刻的比喻——上主是我的牧者,我实在一无所缺(咏23:1)。

一位香港修女及其修会与一个地方修会的美丽故事(下)
2018-01-15

她们的形象和美好见证也留在了像杨绛先生一样的无数中国人民的记忆和心里了。她们耕耘、服务过的地区的神长教友们潜移默化地继承了她们的精神。我们教室前的长走廊好长啊,从东头到西头要经过十几间教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