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中国教会的朋友林慈华神父(下)
2022-09-12 16:15:13 作者:叶声 来源:信德网
五、从上海到北京:叩门
1987年6月6日,58岁的林慈华修士晋铎,随即接受玛利诺会的工作分配,加入该会的香港团体,并于当年秋天新学期伊始应聘为苏州铁道师范学院的外教,正式开始了其为中国服务的梦想。
期间,林神父到临近的上海拜访了金鲁贤主教,并从1988年开始尝试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到佘山修院为修生们教英文。据佘山校友回忆,他一般周五下午或者周六上午从苏州乘火车到上海火车站,上海教区派车去车站接其到佘山,主日下午再原路返回苏州。1989年秋,他从苏州转到上海复旦大学英语系任教,开始周末来往于佘山修院和复旦大学。
这一时期在佘山参加英文班学习的修生们记得,林慈华神父会加班加点,不辞辛苦地授课,纠正大家的发音,鼓励大家勇敢开口锻炼口语。当时,他有一个大行李箱,里面装的全是他为学生购买的英文录像带。为帮助大家练习口语,加强听力训练,在上课之余,他也经常在修院阶梯大教室给大家放录像带。这些录像带多是根据世界名著或圣经人物为线索而改编的电影故事,也有少量历史纪录片。
执教期间,其一丝不苟的严谨教学态度,活泼灵活的专业授课方法,慷慨热心的敬业精神深得学生们的认可及校方的肯定。与此同时,在成功推动和协助4名佘山学子于1991年赴美留学后,他希望通过这种“送出去”的途径协助各地修院及基层教会培养更多人才。然而,由于文化差异及误解,1992年春末夏初因一个历史纪录片(《法蒂玛圣母》)给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考验…… 事件影响了当年“教师和陶成者项目”和当地的“送出去”计划,也影响了后来的合作……
面对困难挑战,在外交领域积累了丰富工作经验的林慈华神父没有气馁,也没有放弃。他坚持认为,帮修院师资是帮助中国教会的好方法之一。帮修院就要先帮修院培育师资和陶成者。只要修院的师资和陶成者的素质提高了,修院的培育陶成制度完善了,修院就能为教会培育出更多优秀、称职人才,教会自然向神圣方向发展了。因此,他希望要从修生开始,帮助留学生学习梵二之后的神学和灵修,也要有修生学习哲学、法律等。在帮助熟识的地方教会及遇到困难的同时,他也希望‘教师和陶成者项目’不再局限于一个区域及玛利诺会前辈们昔日所服务的教区,而是能在全国范围内协助培养师资及人才。为完成这样的目标,他毅然决定北上北京去“叩门”,寻求政教上层的理解,推动更大范围的合作。
1992年的一天,经过一番周折和努力,林慈华神父终于在北京西城区柳荫街得以与“一会一团”的时任驻会负责人宗怀德主教和刘柏年先生见面,双方开诚布公地讨论了“教师和陶成者项目”及与“一会一团”合作派送修生赴美留学事宜,并初步达成了一些共识。
“最初林慈华神父只希望送修生赴美深造,学习梵二以来的神学,为大修院培养神学老师和修院的陶成者,但在会晤讨论中,宗怀德主教告诉他,我们也有一些年轻神父急需送出去深造。在访问一些教区时,一些主教也提出了同样的迫切要求。林神父立即积极地回应了地方教会的急需,请主教们推荐神父人选,与修生们一起留学深造。”首批留学修生之一的陈书杰神父回忆道。
1992年夏,全国修院厂洼街院址建成,全国修院从柳荫街搬到了这里。应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之邀,并经有关部门批准,林慈华神父开始了他在全国修院的教学服务,同时,在全国修院的客房中,“一会一团”也为林神父提供了客房,解决了其在京的食宿问题。1993和1994年,林慈华神父代表玛利诺会“教师和陶成者项目”与“一会一团”合作先后为中国教会成功派出了两批来修生及部分神父赴美留学。(详情参见“缅怀中国教会的朋友林慈华神父【上】二”)
当年林慈华神父的合作做法也遇到过来自国内和国际上的质疑、误解、批评,甚至反对。有人不赞成他北上北京,有人则批评他与公开教会团体的合作,送出去的都是公开修院的修生。当时还有一件棘手的事,中国神父留学生在所读修院及大学的共祭问题。林神父不得不又联系教会当局及当地主教,最后问题得以圆满地解决,神父们都可以共祭。其实,早在他应邀到上海佘山修院授课时,玛利诺会长上曾征询过教会当局的意见,得到的答复是:“无论玛利诺会能为那里的修生做什么,都是为中国教会的未来。”林神父在“教师和陶成者项目”庆祝成立25周年时这样回忆。
林慈华神父推动玛利诺会与中国教会的成功合作,成批大量送各地大修院的修生和神父及修女出国深造,在当时只有“教师和陶成者项目”。那一时期去其他国家的教会留学生数量还不多,至少还没有大批量送留学生的情况。实事求是地讲,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几十名留学生分批赴美留学,一方面,这离不开国内中央和地方主管部门的理解支持;另一方面,这也离不开教会当局的理解,玛利诺会的支持,美国各地大修院和大学提供奖学金,美国当地华人华侨及美国本土神长教友的慷慨捐助。当然这也有林神父个人锲而不舍的执着努力及付出。他的远见卓识、面向全国教会的胸怀及开拓进取精神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六、对中国留学生的厚爱及“教师和陶成者项目”的起步、形成、贡献
(一)对中国留学生的厚爱及羡煞人的“偏爱”……
当时,林慈华神父对中国修生、修女和神父留学生呵护有加,重视之高,关怀备至也是有目共睹,一度传为美谈。当然他对中国修生留学生的关爱已经升级为“偏爱”,甚至有时有“溺爱”之嫌,也是不争的事实。比如,他曾4次亲自带领三批留学生同机离华赴美。
1991年6月,他首次亲自陪伴由金鲁贤主教选派的2名佘山修院修生陆裕春和倪勇赴美;7月中旬,他又返回中国,第二次亲自陪伴由金鲁贤主教选派的另外2名佘山修院修生陈书杰和窦学森赴美。 一个半月内,林神父来往大洋彼岸两次。因为是临时购票,为赶时间,林神父不惜高价为这4名修生购买了从上海,经东京到纽约的商务舱。
1993年6月30日,他第三次亲自陪伴“教师和陶成者项目”接受的第二批暨 由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选派的首批18名中的14名中国留学生(包括上海佘山修院6名修生:陈瑞奇、兰江、李占江、费百银、沈红琪、陆南飞;北京教区修院3名修生:甄雪斌、王和平、任占军;沈阳修院2名新铎:裴军民、张克祥;上海教区圣母献堂修女会3名修女:潘秀芳、陆一、沈琦)同机离沪赴美。
1994年10月30日,他第四次亲自陪伴“教师和陶成者项目”接受的第三批暨 由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选派的第二批23名中的20名中国赴美留学生同机离京赴美(其中包括,全国修院3名神父:姚顺、李合祖、徐宏根,2名修生:张秋林、李东平;苏州教区1名神父:林振球;北京修院3名修生:师惠敏、杨宇、侯天祥;中南修院3名修生:王利民、蔡少光、王隆葵;河北修院2名神父:郭树林、牛焕起;邯郸教区1名修生:闫德芳;西安修院2名修生:陈广前、李广飞;西安教区1名修生:陈瑞雪;沈阳修院2名修生:李洪才、李明圣)。
在亲自陪伴或安排中国留学生抵美后,林慈华神父还非常关爱大家的学习、娱乐、衣食住行及健康,如,非常慷慨为留学生购置日用品,修牙补牙;带领大家吃大餐等,至今让大家感恩,也难以忘怀。
……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和中期,因突然来了几十名中国修生、修女及神父留学生,玛利诺会有一年为我们留学生支出了70万美金,花费成为了该会当年的第三大开支。当时玛利诺会感到不胜负荷。”另一位当年的神父留学生回忆道。
……
自1991年由林慈华神父发起,协助玛利诺会成立“教师和陶成者项目”以来,为应对突然一批批来到的中国修生和神父及修女带来的挑战、压力、新出现的问题,从1993至1994年,玛利诺会长上(领导层)任命林慈华神父和翁德光神父为该项目的合作负责人(Coordinators)。二人的分工为:林神父负责协助中国教会选拔中国留学生人选赴美;翁神父具体负责照顾在美国各地修院和大学深造的留学生及其团体年度活动。
在发起人林慈华神父打下的基础,前任负责人翁德光神父、现任负责人田明德神父及其助理多年的不懈努力,无数中美神长教友、社会各界朋友,尤其爱心人士、一些教会大学、修院等积极合作,慷慨支持下,“教师和陶成者项目”已经开花结果,而且硕果累累。
(二)“教师和陶成者项目”的起步、形成
1991年开始送中国修生赴美留学时,目的在于协助缓解和解决各地修院的师资压力问题,林慈华神父原计划是优先协助中国修生读研究生,因此他最初定义该项目为An overseas graduate training program for Chinese seminarians。在走访一些教区并会晤一些中国主教们时,主教们告诉他,修院和教区的年轻新铎及发愿修女也急需留学深造。林神父随即调整计划,作了积极回应。因此,1993年夏,全国性第一批18名留学生中出现了2名年轻的新铎(裴军民、张克祥)和3名修女(潘秀芳、陆一、沈琦);1994年,全国性第二批23名留学生中出现了6名新铎(全国修院3名新铎:姚顺、李合祖、徐宏根,苏州教区1名新铎:林振球;河北修院2名新铎:郭树林、牛焕岐)和3名执事(方补课、陈天智、徐涛)。在逐渐增加神父和修女留学生的同时,“中国修院教师和陶成者项目”(Chinese Seminary Teachers & Formators Project)的名称得以使用。为配合项目落实和适应形势的发展,2016年在庆祝该项目成立25周年之时,其名称正式更名为目前的“中国教师和陶成者项目”(China Educators and Formators Project)。
(三)“教师和陶成者项目”的贡献
从林慈华神父1991年带领4名中国留学生赴美到1994年最后一次陪伴20名留学生赴美,短短三年内“教师和陶成者项目”共接受帮助了45名中国留学生。这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为开创性之举。日后,“教师和陶成者项目”为中国教会的修院教育及一些地方教会的积极贡献及深远影响,也有目共睹。实事求是地讲,当时林慈华神父在协助中国教会集体选派留学生上的成功曾鼓励和影响了其他关心中国教会的国际朋友及海外团体重视并积极回应中国教会的急需。
在庆祝“教师和陶成者项目”成立25周年时,从1991至2016年该项目已经帮助了137位中国留学生,其中,四位留学生学成回国先后晋牧(裴军民、徐宏根、杨晓亭、吴钦敬),五位修女担任过其修会的会长。更多留学生毕业后服务在了各地修院和修会,负责教学、陶成培育工作,同时在教区堂区及机构的一线。他们与该项目的其他留学生及在其他国家的留学生并肩服务在各地牧灵福传及教会事业的一线,也成为地方教会的重要力量。
目前国内六大修院(全国修院、北京修院、上海佘山修院、陕西修院、河北修院、吉林修院)都有来自“教师和陶成者项目”的毕业神父修女服务。教师和陶成者项目”的贡献不可忽视,其贡献也理应载入中国教会史。
结语
1989年秋,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尤其中国遇到困难之时,林慈华神父毫不含糊地站在了中国一边,并为中国人民发声呼吁。当年9月21日,正在复旦大学任教的林慈华神父以一位外教及司铎的身份从上海投书《纽约时报》。同年10月16日《纽约时报》在“读者来信”栏目以“是同中国和解的时候了”为题发表该函。
在这份信函中,林慈华神父指出:“人有盛怒的时候,也有和解的时候。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为了使中国进步而无条件地献身,他们不惜牺牲一切,甚至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在他们看来,改革和发展的道路仍然意味着实行革命性的变革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
面对广大读者朋友,他以自己一直留在中国为例向世界现身说法并建议西方反思:“我在6月4日以前就住在中国和在那里工作,我现在还在中国,试图为中国人民争取实现改革、发展和现代化而作的努力作出微薄的贡献。在西方,那些由于中国政府不赞同西方的要求和西方提出的解决办法而希望孤立和惩罚(制裁)中国政府的人,应当好好考虑他们自己自以为正确的想法。”
最后,他提出为中国人民祈祷,认为是修和的时候了,并呼吁和建议国际友人重返中国:“我为中国人民的幸福和进步祈祷。现在是原谅,尊重与和解的时候了。无偏见的西方人和其他调解人应当返回中国。”
当年《参考消息》翻译了林慈华神父的这封公开呼吁信函,并排在10月22日《参考消息》第2版的头条:“我为中国人民的幸福和进步祈祷 —— 在华工作的外籍教师劳·弗林投书《纽约时报》”。显然当年中国珍惜这位国际友人的善意发声,欢迎在历史关键时刻站在中国一方的朋友。
2022年7月15日,林慈华神父的葬礼弥撒由陈书杰神父在纽约北部的玛利诺会院小堂主持。陈书杰神父是首批赴美深造的学子之一。从2013年至林神父去世前,陈神父几乎每月一次从波士顿堂区驱车三个多小时到纽约探望林慈华神父,推他到院子里转转、聊天、晒太阳。
在当天殡葬弥撒福音后的道理中,陈神父说,林神父就像古代的先知依撒依亚一样,站在今日的两个山顶(MaryKnoll 和佘山),聆听主的话,接受主的派遣,勇敢地走出去完成使命。象先知一样成为受苦受难的仆人。林神父在临终前都有期待着回到中国去。
因为疫情限制,葬礼当日来自中国的两名留学生代表和华人学生代表等陪伴林慈华神父的妹妹、外甥女、表妹等家人代表、玛利诺会部分会士等在现场参加了葬礼弥撒及追思仪式。其他神长教友及亲朋及国内留学生神长修女则线上参加。当日,其灵棺下葬会院的会士墓地。今日中国留学生和中国神长教友没有忘记这位中国和中国教会的朋友。
相信林慈华神父在天上会一如既往地关心中国和中国教会,并会继续为中国、中国教会及“教师和陶成者项目”祈祷。
从信仰角度,历经风雨考验的林神父如今可以一如圣保禄宗徒那样坦然表明:“这场好仗,我已打完;这场赛跑,我已跑到终点……”(弟后4:7)
愿林慈华神父安息天乡!
后记:
为撰写林慈华神父这篇纪念文章,需要访谈前三批留学生及一些与之熟悉的老朋友。期间数位朋友的首个反应都是,写Lawrence的文章不容易啊!然而,面对一位对华友好和对中国教会有恩的国际友人,不能因为遇到资料有限和不好撰写等困难就言放弃!当然,感谢众多留学生朋友协助热心回忆这段历史,拼写一个个“历史图像”,提供与核实史料名称年代,并认真阅读初稿,提出修订意见,最后才有了这篇纪念文章。期间,因忙碌和缺少史料,曾一度中断,但大家的理解支持,鼓励逼着笔者终于完成了这篇长文。
虽然中国俗语说,盖棺定论,但留学生和朋友们都同意及希望纪念文章要将林神父的爱心贡献和美好形象通过文字展现出来,以资感恩纪念,至于其坎坷人生经验等不在本文范围。笔者才疏学浅,但已经尽力。希望本文在缅怀林慈华神父的同时,也能帮助大家正确了解认识该会“教师和陶成者项目”成立的初衷和早期历史及30年来的贡献。
(2024.12.15更新 全文完)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