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父的神贫生活让人敬佩,这常常使教友们认为是“抠门”,其实不然,他对人的慷慨是我们往往无法相比的,凡是有求于他的神父从来没有让他们空手而回,尤其是那些急需建筑教堂的地区前来求助的。
但是有些东西丢失了,或者神对你的赠予,如果没有梦的启示或神的助佑,就很难寻踪觅迹,或失而复得。谓予不信,请往后看。
由于多默是一位手艺精良的木匠,为贫穷人帮助不少,皇帝知道了,请他去建皇宫,多默却将建皇宫的钱,拿去救济穷人。不料被皇帝发现了,多默于是劝皇帝要聚集财富于天上,不该浪费,皇宫不过是人生的一个旅社。
他们将平安理解为无须承担自己言行责任地逃免天灾人祸或惩罚,如贪污盗窃、欺行霸市、涉黄赌毒皆祈求天主保佑;将幸福理解为精神或物质的享受,祈求天主保佑自己当官发财,甚至欺弱劫贫、背叛妻儿、嫌弃父母也求天主降福
车子在山路上左右摇晃、前后颠簸,说实在的,一路奔波不休,确实感到有些困顿和劳累,但想到能够把基督的仁爱带进更多贫苦人的生命中,心中的苦与累顿然都化作了无尽的自豪与喜悦。
他还宣称:神贫是通天的大路,是谦逊的保姆,是成圣的基础。……‘与贫穷的基督一起贫穷’不当是一句虚言,必须见诸实行才对。
许多人贪图享受,贪图口腹之乐,而忽略了应有的神贫精神,忽略了与天主的关系,忽略了自己和教会的使命:引导这个世界走向正义、和平和圆满。很多修道人在这种大思潮下接受培育生活,便很难给自己的生活定位。
因为主耶稣来到世上,正是为了把我们从为奴之地解救出来,上主的神临于我身上,因为他给我傅了油,派遣我向贫穷人传报喜讯,向俘虏宣告释放,向盲者宣告复明,使受压迫者获得自由,宣布上主恩慈之年。
(谷10:25)尤其对于修道人来说更是如此,因为修道人的第一个圣愿就是神贫,《崇修引》上说,贫穷就是保护修道人的一道围墙,围墙没有了,整个的人就很危险了。
正如耶稣基督所说的:我不是来召义人,而是来召罪人(玛9:13);他为拯救人类于水深火热,甘愿舍己为人牺牲自我,以身作则,甘贫克己,温良谦卑,放弃肉体物质享受,受苦受难受辱,借此为人立功赎罪,最终获享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