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罗林枢机接着引用梵二大公会议的教导,解释了和平不仅是没有战争,或者敌对势力维持平衡。在人民的福祉得到保障,怀着互信的精神自由分享心灵与才华之前,和平不可能降临于世。
早在梵二大公会议(1962-1965)天主教会已鼓励宗教交谈,1972年成立“宗教联络委员会”,与其他宗教展开交谈。因此,1978年10月香港六宗教领袖座谈会成立之初,天主教会已是基本成员之一。
梵二后,教会承认,过去有冷落圣神之嫌,特别呼吁重视圣神的运作,基督徒重新领略圣神在生活及信仰中的必要性,让我们反省今天的三篇读经。 因为,每一篇都与圣神有关,第一篇读经强调共融。
(梵二文献摘登)
(梵二文献摘登)
上世纪六十年代著名的天主教梵二会议,实际上在这方面开创了不同宗教间对话的很好先例。
9、教区全体修女应发挥自身优势,结合实际,帮助“信友凡是以虔敬的精神,参与堂区教会团体举行的福传活动(popularmissions)、退省或遵照教宗的意向,参加在教堂内或其它适当场所举行的梵二大公会议文献和
(梵二会议,《牧职宪章》79号)。为此,我以人的尊严和国际法的名义,再次向掌权者重申教宗方济各的警示:“战争永远是失败!”以及教宗庇护十二世的教导:“和平不会失去任何东西,战争却可能失去一切。”
[PeterSchineller,S.J.,AHandbookonInculturation(NewYork/Mahwah:PaulistPress,1990),46.]犹斯定的观点也被梵二文献在表达本地化时所运用
第三,梵二之后提出了教会的本地化,但是我们在这方面还没有太多的经验,通过这次研讨会可以促进各地教会本地化的进一步推广。教会本地化需要春风化雨、潜移默化,不能采取暴风骤雨、雷厉风行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