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圣母朝圣地概览
2006-06-02

佘山周围的小村子原来没有教友,但数里外的张朴,却是一个兴旺发达的会口。1876年,松江总铎杜若兰神父在佘山山顶造了了座六角亭,每边各长八尺,高二丈,内供圣母像。

回族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贡献
2014-11-05

嘉山县横山乡、固镇县任集都是回民集居地,在抗战时为津浦铁路线路东、路西段两个地下交通要道,这里的回民亦为掩护我地下交通人员、新四军伤员,筹集根据地资金和物品,付出了不少代价,做出了很大贡献。      

慈悲禧年,难忘的年度记忆
2016-12-02

亦庄天主堂30余位弟兄姐妹,在卞寅神父带领下探访了马敬老院和北京振国肿瘤医院的病人及医务人员,为他们送去节日礼品。北堂少儿班特别在南堂举行了爱心捐助活动,包括捐衣、捐物、捐书及捐款。

请为周守仁主教、香港教区及香港人民祈福!今日下午三点开始晋牧典礼
2021-12-04

主教牧徽下方选用了青马大桥,教会的使命是成为不同界别走过来相遇的桥梁,而耶稣会来华传教先贤利玛窦神父便是推动交流的桥梁,“本身就是让人踩过自己,没有人行,这条就没有用了。”

耶稣蒙难——改变历史的世纪之审
2006-04-27

公元355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的母亲希拉娜太后巡游耶路撒冷时,发现了耶稣的刑场和墓地,为弥补罗马帝国这个300年前犯下的重大错误,她下令在此地建立一座“圣教堂”,(又称“复活教堂”)来纪念这位伟大的殉道者

利玛窦——东西文明融汇的典范
2010-05-11

1978年10月,邓小平、李先念等国家领导人批准重修利玛窦,1979年后墓地得到了修复,并列入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利玛窦神父在中国传教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在于他走了一条本地化或者“中国化”的道路。

陪主一起走苦路
2017-04-14

伫立在主前,悲伤的心情已惭远去。我看见东方一轮红日正冉冉升起,那是新的一天,新的生命将从这里重新开始。埋葬了的是罪过,开始的将是一个全新的生命。主,你给我的不正是这样的吗?

评《梵蒂冈的乱世抉择(1922-1945)》一书
2009-03-17

正如教宗庇护十一世自己阐述的那样:“盖掩覆守获宗徒之土地,较之世界任何领土为大而可贵也”。

在历史峡口,回看利玛窦与徐光启的友谊
2024-02-24

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的利玛窦(中)和外国传教士墓地。徐皇冠摄一个士大夫,一个传教士1582年,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抵达澳门。

天使之歌
2010-05-28

她们是:刘树英、王爱枝、金桂花、李爱花、孟建荣、孟喜苹、王小芳、张玉英、刘桂玲、蔡永苹、郑晓玲、翠英、陈寿芝、徐美香、闫翠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