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礼仪方面的人才缺乏,二是具体在全国各地范围内推行真正的梵二后标准礼仪的力度不够。各地推行的情况不一,导致各地举行的礼仪就不一样。
米兰还是普世天主教会在梵二之后,唯一获得教会特许仍在使用圣盎博罗削礼仪的地方教会。我在罗马学习期间,每年的圣诞节、复活节和暑假都要去堂区服务。
梵二会议申明,为配合历久不衰的传统,可以使执事职务恢复起来……可授予年龄较成熟的男子,连度婚姻生活者也可担任。就强化教会使命这方面来说,终身执事职占有重要的地位。
通过台湾平信徒对于教会信仰生活的高度参与,可看出梵二后教会本地化的特色。洪千惠老师,是我在台湾清华大学结识的一位留学美国的热心教友。她的父母不是从大陆过去的,而是土生土长的台湾本地人。
李神父有宗教音乐与作曲的双料硕士学位,是梵二后华人教会圣乐本地化的推手与泰斗。他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教会礼仪圣乐,并融入了很多的中国音乐元素,所以他的圣乐作品传唱海内外,经久不衰。
梵二大公会议讨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时,发言中提及德日进之名共有4次。写过5本有关德氏思想的著作的特吕白克神父,于1983年被擢升为枢机。可见教会当局已给德日进神父平反了。
可惜,从中世纪到梵二教友普遍不领圣体,圣体从原来的意义,发展成独立的敬礼,“圣体”被理解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客体存在”,当作了圣殿的“供品”,成为人“膜拜”的对象。
梵二大公会议也非常清楚告诉我们:大会谨遵着圣经和传统,强调这一族途中的教会,为得救是必需的,因为得救的唯一中保和途径,就是基督.....所以,如明知天主借耶稣基督所创立的天主公教会,为得救的必径之路。
比如:四十昼夜的洪水(创七,2-4);以色列人普离埃及(出三,16-22);耶稣四十日在旷野受试探(玛4:25);教会着手实施四旬期(在梵二礼仪革新前,旧称“封斋期”)。
媒体:传播、共融与合作的网络亲爱的兄弟姊妹们:1.在梵二大公会议闭幕四十周年之后,我很高兴回想起它有关社会传播管道的法令,即〈大众传播工具法令〉(InterMirif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