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不知不觉地将一切都化为往事,他晋铎后便被安排在一个教友分散的堂区,除了满足教友们圣事上的需要,他也为自己的牧灵工作做了一个计划:他尽力认识每一个家庭,了解他们的需要;组织各种善会,增强他们的团体感;
而在有条件者或在富人那里,由于满足是实打实的,只是和欲望不成正比,在所有那些世俗的偶像倒塌之后,才有可能转向信仰。富人的脚步是相对迟缓的,所需的时间更长,虽然他们的目标是明确的。
在圣经中,关于听道人的饮食问题,其中最为熟悉的当属耶稣增饼的两次奇迹,吃饱喝足后,面对使大家得到饱饫和满足的主,人们采取的是节约的态度,将碎屑收集起来。这样的行为一是节约的警示,二是环保的提醒。
沙拨提(PaulSabatier)也许是撰写圣方济各传作者中最权威的一位,论到方济各的传教热诚时写说:他满足快乐,越来越觉得必须叫别人也与他分享,并且要到地的四极去宣扬怎样获得这快乐。
面对这样多元的时代,我们教会传统的福传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信仰需求了,客观上要求教会必须改革,重新调整当代中国天主教会福传的方向和方法。
从2012年11月3日第一锤砸下,到12月3日彻底竣工,整整一个月,一个崭新的小教堂拔地而起,极大地满足了当地教友的信教活动。这座教堂被命名为十三陵圣沙勿略教堂,在去年12月3日正式宣告开堂!
一个快速发展的国家———那么,当我们十分深刻地感受到这种爱的临在之时,并真正地了解到这爱便是源自那位全能的天主之时,当我们很深刻地感受到主对我们那特别的眷顾之时,我们便会懂得去感恩,我们便会觉得真切的幸福、愉悦和满足
打个比方,对天主有敬意的人就像是开着口的瓶,有潜能被天主注入;而对天主没敬意的人则像封着口的瓶,因其自我满足和自我封闭而无法接受天主。
奇迹,固然能增加人的信仰,从感观上满足人的猎奇性。但奇迹本身就预示着不信,充斥着对更大奇迹的要求与怀疑。
我当时的想法正像是圣经出谷记描述被梅瑟带出埃及的犹太人一样,虽然在埃及有奴役和压迫,但有肉吃,在通向自由的路上,尽管有天降的“玛纳”,可是很单调,也没有肉吃……正像我们现在一样只知贪图世俗和一时肉身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