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以民也曾在埃及为外方人,受苦而被拯救。故应将自己从苦难中所得的恩典,转化为对他者的关爱(申10:19)。六、归向的呼召与信德的见证问12:以民应如何回应天主的恩情?
梅瑟提醒他们,他们亲眼见证了上主在埃及的奇迹与拯救,但仍需内心的明悟与忠诚的履行诫命。问2:“你们亲眼看见了……但是,直到今天,上主还没有给你们一颗能明了的心”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例如,在《户籍纪》和《民长纪》中,民族周期性地背离天主,陷入偶像崇拜,最终呼唤天主的拯救。天主借此提醒民族:无论生活多么安稳,人始终是寄居者,土地始终属于天主。
若在世信徒为炼狱中的灵魂虔诚祈祷、施舍和请神父做弥撒,便可拯救灵魂早些离开炼狱。
圣奥斯定言简意赅地教导说:天主创造我们时,并不需要我们,但要拯救我们时,却需要我们2。为此,每个人都有义务培养奉献和任务这种双重的意识。3.和平既是一种奉献,也是一种任务。
因为天主圣子「道成人身,受苦受难,光荣复活,拯救众生」。祂为我们的罪而死,并在第三天复活,坟墓不能禁锢祂。祂永远活着,在天国里,祂坐于至尊天父的右边。
因为天主圣子「道成人身,受苦受难,光荣复活,拯救众生」。祂为我们的罪而死,并在第三天复活,坟墓不能禁锢祂。祂永远活着,在天国里,祂坐于至尊天父的右边。
这就是斯蒂文·斯皮尔伯格拍摄的《拯救大兵瑞恩》,电影里的狙击手杰克森是一名虔诚的基督徒,他每次射击前总会念一段祈祷词,当第一次在二战电影里看到如此另类的人物时,我的第一感觉是哇哦,酷!
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许多人因此拒绝相信,因为他们也遭受恶的逼迫,但他们却不认为有一个天主会来拯救他们,因此他们宁愿相信自己,以恶对恶,结果没有得到想要的幸福,却陷入了更深的罪恶。
灵修培育、品格修养、责任感、荣誉意识、学问的追求、做事的认真、重视效率等,甚至整个人生的目的,按照圣依纳爵的原则,都是为愈显主荣和拯救更多人灵。这些都是愈显主荣和使人接近天主的工具及垫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