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一处亮点,被一些专家学者看成是东西方文明在这里交汇,也看成是草原文明与农耕文明在这里交汇,乃至八台子成为人类历史四大文明交汇之处。
她曾经是战争年代东西方家喻户晓的人物,电影《六福客栈》由著名影星英格丽·褒曼主演,风靡一时。1970年,她死于台湾,安葬时,她的头朝向大陆,表达了她对那片土地的眷恋。
期间,无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欧洲,还是在抗日战争期间的中国;抑或在解放前的国民政府时期,还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近半个世纪,由于史料缺乏和东西方冷战造成的隔阂以及这批义士作为西方传教士的敏感身份
无论是东西方教会,一直以来都是十分重视献身和修道生活的。因福音劝谕的誓愿而形成的生活地位,虽不属于教会的圣统组织,却无可置疑地是教会生活和圣德的一部分。(教理914)。
但利玛窦和追随他传教士追随者们的数学和天文知识也使东西方文化和科学之间相遇硕果丰盈,这相遇经历了其最幸福的时期之一,以对话和友谊为特征。
多年来,我致力于研究东西方艺术,探寻其内在原理,努力形成自己的艺术理念和审美风格。去年,我受邀创作这件作品,这是一项意义非凡且充满挑战的任务。
东西方对话不需要跑到欧洲 南方周末:多元文化是个老话题了,我吃惊的是教会为什么关心现实的问题,而不是通常印象中的只关心属灵的问题?
东西方礼仪中早就有不少敬礼圣婴的经文与诗歌。近代在教堂和家庭中搭置马棚或山洞的习惯已极为普遍。但教会提醒我们,本不是躺在马槽中的可爱的胖娃娃“小”耶稣,而是天主子降凡成人——天主慈爱的显示。
东西方在语言上经常很难就一个精神概念,找到一对意思上完全吻合、彼此能准确对位的词,不过英文里却有一个词与慈悲相当匹配,就是compassion,让人惊讶人类对慈悲普遍的感受程度。
东西方教会以不同的方式庆祝着圣母升天。在我们的玫瑰经中也诵念着,荣福五段,圣母荣召升天。1950年11月1日,教宗比约十二世隆重宣布:圣母灵魂肉身一同升天为当信的教义,是天主启示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