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对福音的信息充满敌意,门徒的传教要带着基督的温良与勇敢。训导意义这表明教会的使命不是建立在人力保障上,而是信赖天主的恩宠。这是殉道精神的根源。
(参阅:约二:10)若瑟并不是一个被动消极的人,相反,他是勇敢和坚强的人。圣神赐予我们的刚毅之恩,透过我们接纳生命中的各种事物而呈现出来。
铲出封住洞口的雪,扶好篱笆,灰尘和蛛网密布,令人却步,她的目光使勇敢的手得到信赖:向前,愿此地开出幽径,变成奥秘。
谨守三愿全奉献,爱主赤诚亦勇敢,为救圣体不惜命,胸怀宽广获称赞。克己苦身爱德坚,罹患绝症苦也甜,忍受病痛不抱怨,进堂祈祷不间断。不失为赵修女的生命写照。愿赵修女余生沐浴在天主的恩宠中,幸福满满!
母亲在父亲支持下,勇敢走向政府部门,向政府如实反映当地教会在过信仰生活方面所遇到的困难,慢慢帮助政府了解教会的真实情况,一步一步落实宗教政策,落实教产。教会一步一步开放,信仰也越来越自由。
这一时期在佘山参加英文班学习的修生们记得,林慈华神父会加班加点,不辞辛苦地授课,纠正大家的发音,鼓励大家勇敢开口锻炼口语。当时,他有一个大行李箱,里面装的全是他为学生购买的英文录像带。
愿我们在默想这段经文时,能听出天主在我们生命中发出的召叫,并勇敢回应:“上主,我在这里,请派遣我!”
很长的时间里,我们曾经把兴衰沉浮都归因于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奋斗、勤劳、勇敢,然而,现在回头来看,显然并非如此。
最亲爱的主耶稣基督也求你紧紧的,拉着我们每一个弟兄姐妹的手,一步一步的勇敢向前迈进。
所以,今天的中国教会正需要有刚恒毅枢机在那乱世具有的勇敢与智慧。我们谈本地化的时候必须先谈信仰化,如果我们对基督信仰、教会法律已经淡漠不怀热情,那么就不会明白本地化意义精神到底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