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敬的前教宗天主之仆庇护十二世,1952年时对这段福音作了一个批注,他写说:「纳匝肋的圣家三口:耶稣、玛利亚和若瑟逃到埃及,以躲避暴君的盛怒,他们是每个时代、每个国家移民及流亡者的典型、模范及支持者,
我可敬的前教宗天主之仆庇护十二世,1952年时对这段福音作了一个批注,他写说:「纳匝肋的圣家三口:耶稣、玛利亚和若瑟逃到埃及,以躲避暴君的盛怒,他们是每个时代、每个国家移民及流亡者的典型、模范及支持者,
若望福音写说:“耶稣注视着他说:你是若望的儿子西满,你要叫刻法,意即伯多禄”(若1,42)。教宗说耶稣并不是常给他的门徒们更改名字的,除了给载伯德的两个儿子取名为“雷霆之子”外。
全岛五座教堂的教友所做的爱心事例,真是说不完,写不尽。
有一位曾在中国居住过23年(1923-1946)的法国神父,他在中国写完了使他名扬四海的著作。
他掏出钢笔,在袖口上写下了观察时的钟点:下午2点40分。忽然,卡雷尔惊呆了,他看到病人腹部隆起的被单正在瘪下去。他不敢相信,连忙招呼在旁边的乔弗莱医生。“啊!真是的,好像缩小点了。”乔弗莱说。
座椅旧了些,那是女儿每天晚饭后端坐此处看书、写作业的地方。一张简单的床铺,记录着女儿的成长——高了,壮了……随手翻翻高中生的课本,哟,深了,深到一个文化母亲不能认读的地步。此刻,一种喜悦弥漫心田!
圣若望在他的福音中写说:“耶稣所爱的另一个门徒……也进入了坟墓,发现殓布放在地上,他看见这一切,就相信了。”(若廿十,2,6,8)若望宗徒所说的耶稣所爱的那另一个门徒,其实就是他自己。
爱心满满的分享团队,从左至右分别为建斌+月芹夫妇,金春路神父,会军+继娜夫妇,黄人+防修夫妇为期三天两夜的聚会中,带领夫妇以宣讲、见证、指导大家写情书和对话方式邀请大家回顾初恋时的美好时光,并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对话和交流感受
有些信函是全家人一起写的,它们往往充满灵修,有时带有神学价值,有时富含历史文化。这些信函的主题包罗万象,带给我很大的帮助。”即使是在牢里,佩尔枢机依然坚信天主上智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