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的第一次宣报不是一个需要解读的声明,而是一个需要思考的标记。在一个墓地里,在一个坟墓前,一切都应是有序和安宁的,妇女们却“发现坟墓里的石头被移开了,进去却没有发现主耶稣的身体”(2-3节)。
乙:所以啊,没有节制的忙,会使我们失去许多机会,我们是否应该抓住今天,趁着我们还年轻,来思考灵魂的问题呢?甲:那我该怎么办呢?我现在实在……乙:太忙了!甲:等我退休以后吧?乙:太老了!
像圣奥斯定(奥古斯丁)的神学影响深远,他的原罪、恩典等理论塑造了西方教会的神学体系;而在东方教会有着独特的神学思考传统。这些不同的神学传统可以相互交流、借鉴,促进神学意义上的合而为一。
他强调他的书只是为这种病症泡制了一付小小的“解药”,为其提供“一个自省的机会,一种深思的冲动”,而进入灵性的思考。如此而已。(全文完)
在一个忽视逻辑和缺少理性思考的环境中,人们普遍会随大流,或者认为“长上就是真理”。其实,每个人都是人,而不是天主(神)。我们需要有探索真理的精神;我们也需要直接面对事实的诚实勇毅。
让我们稍微思考一下:像天主的儿女一样祈祷,而非像奴隶。人必须总是自由地祈祷。“今天我必须为这个、这个和这个祈祷,因为我答应了这个、这个和这个。否则,我就死定了”。不,那不是祈祷!祈祷是自由的。
他们的使命是将天主圣言清晰地宣读给大家,让会众听到并思考天主的教导。问:唱经员(cantor)在弥撒中做什么?答:唱经员是负责带领歌咏的人,通常引领答唱咏、带领会众唱圣歌。
礼仪的神圣、隆重、适当的时间,如何平衡,还望大家分辨、讨论、思考,以期为日后为更多教区的晋铎、晋牧典礼积累来自基层的实践经验,让祝圣礼仪更神圣、庄严,也更合情合理,符合教会的共融精神,并服务大众的本质。
不过,其中一个问题却引起我的思考,那就是:佛经中屡屡提到的"天主"是否就是基督徒信仰的那位至高者?天主教所信奉的天主与佛教所说的"天主"到底有何区别?
因为教会对中国人来说毕竟在表达方式上、内容上都是外来的,所以如何透过我们的文字、文化、风俗习惯,能够贴切地表达出教会的核心思维和核心的作为,而不会显得那么突兀,令人易于接受,更利于福传事业的开展,是值得我们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