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罗马弥撒经书总论》 解读(第112-116号)


2025-10-17 11:01:31 作者:刘铎

第四章 举行弥撒的各种方式

原文

112. 在地方教会里,主教由司铎团(Presbyterium)、执事及平信徒辅礼人员围绕着,并在天主神圣子民完全而主动的参与下,所举行的弥撒,具有重大意义,理应居于首要地位[91]。因为在这样的庆典中,教会的面貌才能彰明较著。

主教主礼(celebrat)的弥撒,或由他主持(praeest)而不主礼的弥撒,均须依循《主教行礼守则》(Caeremoniale Episcoporum)的规定而进行[92]

问答解读

问:为什么主教在地方教会中主持的弥撒特别重要?
答:因为主教代表教会的合一,周围有司铎团、执事和平信徒辅礼人员,并在天主子民完整而积极的参与下进行,这样的弥撒能够最清楚地彰显教会的整体面貌。

问:主教主礼的弥撒和仅主持而不主礼的弥撒有什么不同?
答:主教主礼时,他亲自执行弥撒的主要礼仪动作;若仅主持而不主礼,主祭由他委托的人执行,但弥撒仍在主教的监督和指导下进行。

问:主教举行弥撒时,应遵守什么规定?
答:必须依照《主教行礼守则》(Caeremoniale Episcoporum)的规定,确保礼仪庄严、有序,并体现教会的传统和尊严。

问:为什么要有司铎、执事和平信徒辅礼人员围绕主教?
答:这是为了体现教会的团体性和合一,让主教主持的弥撒更充分地反映天主子民共同参与的本质。

原文

113. 任何团体,尤其是堂区团体所举行的弥撒,应格外受到重视,因为它于此时此处,体现(代表repraesentet)普世教会。这一特点在团体的主日弥撒中,更是如此[93]。 

问答解读

问:为什么堂区团体所举行的弥撒特别重要?

答:因为弥撒不仅是地方团体的庆典,更在此时此地具体地体现了普世教会的临在。换句话说,每一次弥撒都与全世界教会联合在一起。

问:这种特点在主日弥撒上为什么更突出?
答:因为主日是基督徒团体最重要的聚会日,大家共同纪念主的复活。主日弥撒能最清晰地展现教会的合一和普世性。

问:堂区团体参与弥撒时意味着什么?
答:这表示他们不仅是一个地方的小团体,而是与全体教会结合,分享同一个信仰、同一个圣事、同一个使命。

问:这对我们教友有什么启示?
答:我们参加主日弥撒,不仅是履行义务,更是积极活出“普世教会”的身份,与世界各地的基督徒一同向天主献祭、祈祷和感恩。

原文

114. 有些团体举行「修会会院弥撒」(Missaconventualis)或「团体弥撒」(Missa communitatis),作为他们每天「日课」(Officium)的一部分,这些弥撒占有特殊地位。虽然这些弥撒没有任何特殊方式,但极宜以歌唱方式举行,尤其应由全体成员参与,不论他们是修会会士还是咏经团团员(canonicus)。为此,在这类弥撒中,各人应按所领的圣秩或职务而各尽己责。所有毋须为信友的牧灵神益,而个别献祭的司祭,应尽可能在这弥撒中共祭。此外,属于该团体的所有司祭成员:包括要为信友个别献祭者,都可在同一天的「修会会院弥撒」或「团体弥撒」中共祭[94],因为,在场参与感恩圣祭的司铎,通常应执行其圣秩的职务,即穿上礼服(sacrae vestes),参与共祭;有正当理由者除外。不共祭的司铎应穿上圣职服饰(habitus choralis)或长袍(vestis talaris)加穿短白衣(superpelliceum)。

问答解读

问:什么是「修会会院弥撒」或「团体弥撒」?
答:这是修会或某些团体每天日课中的弥撒,属于团体生活的重要部分,具有特殊意义。

问:这类弥撒应如何举行?
答:最好以歌唱方式进行,并鼓励所有成员积极参与,不论是修会会士还是咏经团团员。

问:参加这类弥撒的人应注意什么?
答:每个人都应按照自己所领的圣秩或职务尽本分,比如司铎主持或共祭,读经员宣读圣经,辅祭员协助祭台等。

问:为什么鼓励司祭尽量在这类弥撒中共祭?
答:因为弥撒是团体合一的最高表现,司祭们共祭能更好显示团体的合一精神,也避免个人主义。

问:如果司祭不共祭,他应该怎么做?
答:他应穿上圣职服饰或长袍,并加穿短白衣,以示尊重和参与,即使不在祭台共祭,也仍然以司祭的身份与团体同心祈祷。

原文

一、有会众参与之弥撒

115. 有会众之弥撒(Missacum populo)是指有信友们在场参与的弥撒。在可能范围内,尤其是在主日与法定节日上,宜以歌唱方式举行这样的弥撒,并有相当数目的辅礼人员[95]。但若不歌唱,并只有一位辅礼人员时,仍可举行。

问答解读

问:什么是「有会众之弥撒」?
答:就是有信友参与的弥撒,不是神父独自举行,而是整个团体一起庆祝。

问:这样的弥撒在主日和法定节日有什么特别要求吗?
答:最好以歌唱方式举行,并安排足够的辅礼人员,让礼仪更庄严、更有团体感。

问:如果条件有限,没有歌唱,甚至只有一位辅礼人员,还能举行吗?
答:当然可以。弥撒的核心是圣祭本身,即使简单举行,天主的恩宠一样充盈其中。

问:为什么鼓励歌唱和更多辅礼人员?
答:因为这能更好地表现教会的合一和喜乐,也帮助信友更积极地投入礼仪。

原文

116.在任何弥撒圣礼中,若有执事(diaconus)在场,他应执行其职务。按照常例最好有辅祭员(acolythus)、读经员(lector)和唱经员(cantor)辅助主祭。但下述的礼节并不排除有更多的辅礼人员(ministri)。

问答解读

问:什么是执事(diaconus)?在弥撒中,他的职责是什么?
答:执事是领受圣秩圣事的三级之一,属于圣职人员。他在弥撒中不是替代神父,而是以特有的身份服务,例如宣读福音、讲道(若主祭允许)、引导信友祈祷、在圣体礼中协助分送圣体。他的职务是服侍礼仪,帮助主祭带领大家更好地参与弥撒。

问:辅祭员(acolythus)是什么角色?
答:辅祭员通常是协助神父和执事的人,负责如准备祭台、递送圣爵与圣盘、协助点燃祭烛、举烛等。他们帮助弥撒顺利进行,让礼仪更有秩序。

问:读经员(lector)在弥撒中有什么责任?
答:读经员就是在弥撒中朗读圣经的人(除了福音部分)。他们的使命是将天主圣言清晰地宣读给大家,让会众听到并思考天主的教导。

问:唱经员(cantor)在弥撒中做什么?
答:唱经员是负责带领歌咏的人,通常引领答唱咏、带领会众唱圣歌。他们的歌声不是表演,而是帮助大家一起祈祷,用歌声回应天主。

问:为什么要有这么多辅礼人员(ministri)?
答:这些辅礼人员的存在,是为了帮助整个礼仪更庄重、顺畅、丰富。他们各自有不同的分工,让神父不必独自完成所有事,同时也让更多信友参与进来,共同服侍天主。

问:如果堂区没有这么多人员,弥撒还能举行吗?
答:当然可以。弥撒最核心的是圣体圣事,即使只有神父一人,也能举行。但若有执事、辅祭员、读经员、唱经员和其他辅礼人员在场,弥撒就能更完整、更有庄严感。

注:

[91] 参看「礼仪」n. 41.

[92] 参看《主教行礼守则》(Caeremoniale Episcoporum), nn. 119-186.

[93] 参看「礼仪」n. 42;「教会」n. 28;「司铎」n. 5;圣礼部,《圣体奥迹训令》(Eucharisticum mysterium), 1967/5/25, n. 26, AAS, 59 (1967), p. 555。

[94] 参看圣礼部,《圣体奥迹训令》(Eucharisticum  mysterium), 1967/5/25, n. 47, AAS, 59 (1967), p. 565.

[95] 参看圣礼部,《圣体奥迹训令》(Eucharisticum mysterium), 1967/5/25, n.26,AAS,59 (1967), p. 555; 《圣乐训令》(Musicam

  sacram), 1967/3/5, nn. 16,27, AAS, 59 (1967), pp. 305, 308.

本文标题:《罗马弥撒经书总论》 解读(第112-116号)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